九合一選舉倒數15天,來自北中南25個環保團體,今天(10)在立法院召開聯合記者會,要求各地方首長、議員候選人們,回應環團對氣候、空污治理的承諾。
抗暖化、保台灣,因應嚴峻氣候危機,來自全台各地環保團體,公布2023到2027年,抗暖化十大指標,以及12大全台環境爭議,呼籲地方首長、議員候選人,表態簽署同意氣候、空污治理訴求,承諾當選後,能有積極作為。
(南部反空污大聯盟發言人 李建誠:
從基隆雙北一直到,南部的台南高雄,我們各地有重大的氣候的議題,我們都希望各地區的縣市首長,必須要出來對這些作為表態)
(桃園在地聯盟理事長 潘忠政:
在這幾天能夠拜會,桃園市的市長候選人,過去的能源轉型,都是謊言騙人民的話,現在我們請他們(候選人),就由在地的縣市長來開始努力)
台南市空污防護自救會指出,像是七股光電過度設置等開發,明顯造成當地生態、產業、生活衝擊,環團表示,這些開發或許可以立即解決當下民生或經濟開發需求,但長遠來看,將失去賴以維生的土地跟珍貴的生態環境,無法協助我們抵禦氣候變遷傷害。
(台南市空污防護自救會召集人 陳建明:
為了這一個電力的需求,這個漁民受到極大的衝擊之外,還有土地租金的飆漲,環境生態地景景觀的衝擊)
(台灣樹人會祕書長 潘翰疆:
應該要全面採取,海綿城市的生態工法,藉由透水性鋪面的儲水,可以增加新的水庫,又可以具備滯洪池的功能,減少淹水災害,一舉解決氣候暖化的,調適問題)
環團強調,不同於歷年選舉,下一屆地方首長跟議員,必須擁有立刻行動,深度急速減碳,兼有調適減災的能力。呼籲停止漠視,正在發生的氣候改變,用政見展現對行動的聲援,而不只是譁眾取寵的選舉語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