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4
記者
ljavaus(楊高潔) 台南市

原民文資保存實踐論壇 博館專家齊聚交流

為即將開展的"生命鄒紀文化傳承主題特展"做暖場,台南市原民會舉辦"台灣原住民族部落文化資產保存與實踐論壇",廣邀各地博物館專家、人員,一起討論並分享經驗。而在傳統智慧創作權部分,邀請到南區計畫經理,向大眾分享實戰經驗跟遭遇挑戰。

(原民會傳統智慧創作保護計畫南區專案經理 林妤儂 排灣族:
我們可以透過申請傳智的專用權,我們用我們自己的書寫,用我們自己的筆觸,說我們自己的歷史,每一個人在運用,原住民族文化元素的時候,必須得到 必須尊重部落的文化表達,你也必須取得授權,然後並正確的使用它,這是這個整體法律的精神。)


]南區專案經理提到,在申請階段,常因族群人數跟地域廣泛,代表書寫人物難選定,以及部落沒有人力撰寫申請書,再來審查階段,因申請表內容難依審議基準詮釋,導致內容時常不完整,而部分申請總類也有難以判別,是否與其他民族有關連性或獨特性的問題,而最後到了執行階段,在授權跟使用界線也常存有模糊地帶,以及在合理使用確認,目前也缺少完整性的配套措施。雖然困難重重,但經理還是再次強調傳智創作權對於族人的重要性。而這次論壇也吸引遠從阿里山來的博館人員,來跟大家交流經驗。

(阿里山鄉公所民政課員 汪玟玲 鄒族:
就如同剛剛上的一堂課,就是傳(統)智(慧)的問題,我覺得從法律的保護面,來規範文化的保存,是最有效的保存。)

在專業知識跟實務經驗的分享下,希望共同促進原民文物資產和博物館之間,有更多合作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