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竹地區的觀眾朋友,可能有被今天(19)凌晨的大雷雨嚇到了吧!雨量超出了排水負荷,讓新竹傳出零星災情。另外今天(19)副總統賴清德,剛好也前往新竹視察水庫,並表示這種氣候型態,未來在台灣將頻繁發生,也呼籲中央地方一同為水資源政策,齊心努力。
19號清晨四、五點,新竹市長高虹安站在積水的地下道視察,就是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雷雨,超出新竹市排水負荷,導致淹水。而恰巧當天副總統賴清德,也到新竹寶二水庫視察,除了感謝地方政府協助,也談到未來台灣的水資源挑戰。
(副總統 賴清德:
換句話說台灣未來,所面臨的處境,可能會是枯者更枯,濕者更濕,我們可能剛做完抗旱的工作,馬上又要進行防洪的工程 )
不是大旱,就是暴雨,這是未來台灣可能面臨的氣候型態。另外台灣產業發展,使得用水需求提升,尤其位在新竹的科技產業。中央地方一致認為,若新竹碰上缺水危機,影響的將是全球經濟產業鏈。也因此新竹縣市首長,藉此機會向中央請命。
(新竹縣長 楊文科:
我們每年都有爭取,我們經濟部水利署的計畫,但我們每年分到的,像今年只分到1.47%,這太少了 )
(新竹市長 高虹安:
那我們這邊的話當然,一個是我們的海水淡化廠的工程,這部分我們也持續的加速,來協助中央來完成,第二個就是我們再生水,因為海淡廠一天是10萬噸,如果是我們這個再生水,一天我們116年開始供水的話,大概一天有到6.7萬噸 )
高虹安提到,光是新竹地區一天耗水約莫55萬噸,加上未來2奈米技術上路後,用水恐怕更兇。賴清德則表示,政府再開源上,光是建置海水淡化廠,以及再生水,加上南部伏流水,就能補足未來用水需求。
(副總統 賴清德:
從2017年到現在,我們前前後後已經,成功開發了,每日192萬噸的用水 )
賴清德表示,過去就已研擬開源、節流、備援及調度四大水資源戰略,尤其在石門水庫水資源調度分配上,也花費不小心力,另外也呼籲民眾能在生活上節約用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