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安居樂業的環境,基督教芥菜種會長年關注原民議題,今天(20)在台東縣關山鎮崁頂段肺病療養院舊址,舉辦「Munhuma食農文化教育空間」動土儀式。
基督教芥菜種會20號在台東縣關山鎮崁頂部落,舉辦「Munhuma食農文化教育空間」動土儀式,計畫將肺病療養院舊址,重新打造成原住民食農文化教育空間,在原鄉繼續延續傳承助人的使命。
(基督教芥菜種會執行長 李肇家:
芥菜種會本體,我們就不停的在努力兩大方向,一個自立自助一個共好共生,我們有非常多的原鄉青年,怎麼樣這些青年能夠有一個讓他能夠學習的地方,學習的過程當中,青年跟青年就再次的認識,最終盼望他們能夠回到他們的部落。)
「Munhuma食農文化教育空間」預定用地,是芥菜種會創辦人美籍宣教士孫理蓮女士,創辦的肺病療養院舊址。1950年代,山區醫療資源匱乏,原住民飽受肺病所苦,孫理蓮宣教士向各方募款,陸續在南投埔里、花蓮佳民村、屏東新埤(ㄆㄧˊ)、台東成功鎮及關山鎮,共設置五間療養院,當時除了免費幫助當地族人醫治肺病,還提供原住民學生寄宿,阿美族藝術家馬耀就曾在此生活,而他也希望未來能貢獻所長,為返鄉部落青年領路,永續部落文化。
(原住民藝術家 Mayaw ihot Cilangasan(林泳輝)阿美族:
我本身是有咖啡烘焙跟沖泡咖啡的國際認證,所以我會在這邊開班教咖啡。)
(海端鄉鄉長 胡金至 布農族:
很多人願意回來,把自己荒廢的土地,透過這次的活動把這個種子散發出去,會有更多的年輕人回鄉從事農耕發展,尤其是在有機農,友善農地的耕種。)
將肺病療養院舊址重新打造成原住民食農文化教育空間,目前工程仍在持續募資,芥菜種會也邀請社會大眾一起發揮影響力,協助部落青年返鄉,創造工作機會與原鄉產業永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