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科大為了要提升友善校園環境,邀請長年生活在印尼的太魯閣族藝術家劉玉玲(Yulin Umaq)展出46幅作品,讓更多人認識、了解跨國原民的創作。
為了要提升友善校園環境,中華科技大學特別邀請長年生活在印尼的太魯閣族畫家Yulin Umaq,展出46件畫作,並以《ktngian(豐收年)》為主題貫穿展覽內容,期盼讓更多人認識、了解跨國原民的創作。
(中華科大文創系學生 朱瑞 排灣族:
像去年的話我們也有類似的特展,然後這一次就是太魯閣族的(畫家),因為我本身是排灣族,然後就是看到她這些畫作的時候,才會知道說,原來我們服裝上或者是生活上,就是會有一些不太一樣的地方。)
(中華科大生科系學生 鍾玓庭 泰雅族:
例如這幅畫祈禱,就是我外婆也會去教會做禮拜,就會覺得會想到她,比較有碰觸到心裡的那一塊。)
學生從畫作當中,探索自己原民文化的、思念家人,如同畫家Yulin Umaq長年生活在印尼,對太魯閣族文化的認識,來自於擁有太魯閣族血統的母親,而在Yulin Umaq的畫作中,可以看見族人的形象融入在印尼的日常與大自然裡,傳遞著畫家對兩邊文化的認同。
(畫家 Yulin Umaq(劉玉玲) 太魯閣族:
我一直都有住在印尼,然後,我喜歡他們那邊的文化,我喜歡他們自然的顏色,然後我就決定想說跟老師學(作畫),然後學完以後我就覺得,我覺得(兩邊)差不多的文化,還有差不多的線條文化,所以我就想說把這兩個加在一起看看會怎麼樣。)
(中華科大校長 郭鐘達:
我們未來也會在透過我們原資中心的部分,然後來在我們的通識課程,跟在我們其他的藝文課程的部分,融入很多台灣原住民,不管在文化、語言或者是藝術等等的課程,融入到我們的學分裡面。)
從體制內到體制外的學習,推動全民原教外,中華科大近年也走入新竹橫山、宜蘭蘇澳關心當地鮮少被關注的原民社群,要逐步實踐大學社會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