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文化的保護傘,而今天就是世界母語日,各地方不僅嚮應也都舉行了各種的活動,其中教育部是舉辦了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的頒獎。當中有我們的魯凱族人,獲得了個人獎的肯定。除了落實保護母語,要讓世界達成需要「語態的平衡」。而在團體的部分是由一個阿美族的語言發展學會所拿下。
來自屏東好茶部落的退休牧師鍾思錦,是今年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得主。鍾思錦致力於語言推動,幾十年的研究下來,統整出170個魯凱族語音節文字,奠定魯凱族語的書寫符號。甚至在近年,還將《原住民族基本法》、《原住民身分法》翻譯成魯凱族語言。
(推展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得主 鍾思錦 魯凱族:
語言是文化的保護傘,每一個族群的人要會製造這個雨傘,也要會使用這個雨傘,才不會在這個世界語言的叢林日曬雨淋,不消失滅亡反而會蓬勃的發展。)
而在團體獎上,由台灣阿美族語言永續發展學會,獲得肯定。理事長Sifo‧Lakaw表示,學會目標是要增加會說阿美族語的人口數。
(台灣阿美族語言永續發展學會 Sifo‧Lakaw(鍾文觀) 阿美族:
我們希望能夠透過社區跟部落的合作,尤其是家庭的實踐,讓家庭開始使用這個語言,我們才有機會讓這個語言,每天能夠被自然的使用。)
學會過去透過教材、繪本或是出版來拉近族人與語言的距離。Sifo‧Lakaw也期盼未來政府經費能挹注在人力培訓,使更多人投入族語復振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