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警政署2023年預告《原住民漁民自製獵槍魚槍許可及管理辦法》草案,但目前尚未公告實施,不過,原民會已針對管理辦法中鎖定的自製獵槍安全使用訓練草擬《原住民自製獵槍安全使用訓練實施要點》草案,並在1月20日邀請各獵人協會、專家學者逐條討論,希望透過條文建立完善訓練機制,保障族人用槍安全。對於訓練內容,部落獵人也有不同的看法,太魯閣族獵人Pisaw Kuwi認為,對於熟悉狩獵長輩實施訓練意義不大,參與意願也不高,建議可以從文化傳承的角度出發,教育下一代狩獵中的族群智慧。Pisaw Kuwi說:『這些熟練的獵人,你只要跟他講一下,他就知道他的安全、怎麼使用,你給他去上那個課,踴躍度也是不高啦!比較要做文化傳承教育這方面,狩獵文化教育這部分的,我覺得這個就具有它的必要性。我覺得它包含的課程就是一個,所謂的規範以外,還有一些陷阱,包含你說獵槍的使用、對槍的認知等等。』
不過,花蓮縣秀林鄉太魯閣族獵人協會理事長仲永平表示,族人普遍對於新式自製獵槍仍不熟悉,透過訓練了解機構及槍枝安全是重要的。仲永平說:『為了因應新式的獵槍能夠進口,能夠讓我們能夠安全的使用,那我們還是要非常積極的向他們去宣導跟宣示,這個好的槍,與時俱進的槍支,本來就是為了我們可以更人道的使用,更保險的使用以外,那因為新的槍支,總是有諸多的不熟悉,所以一定要去訓練。』
原民會表示,在彙整各界意見後,將針對《原住民自製獵槍安全使用訓練實施要點》草案中訓練的課程內容及委託訓練單位的資格進行調整,並待警政署的管理辦法上路後一同公告,警政署則預計在4月份正式公告實施《原住民漁民自製獵槍魚槍許可及管理辦法》。
(圖片來源:aljim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