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ian radio FM 96.3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線上收聽|點箭頭指示方向的 播放鍵
  • Alian radio FM 96.3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形象廣告|Alian陪伴無所不在 與您相約在空中
  • Alian radio FM 96.3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 原民生活大小事

    每週一至週五 11:00-12:00

  • 青年返鄉Are you ready?
  • 源~藝識

    每週六、日 13:00-14:00

  • 阿嘟mathariri

    每週六、日 22:00-23:00

  • Alian斯兜哩

    每周一、二、四、五、六 月亮時間0點

  • 阿美族聲活網

    週一至週五 13時至14時

  • Tatak聊天室

    每週四、週五|太陽10:00-11:00

  • NU聊一波

     每週二 22:00-23:00

新聞 News
更多新聞
  • 焦點

    由原住民族棒球運動發展協會舉辦的第30屆關懷盃,11月24日到27日在花蓮登場。除了競賽之外,小球員們最喜歡的莫過於職棒球星們傳授經驗與技巧的「棒球教室」,今年課程為滾地球的處理方法,目睹偶像親身教學,不僅讓小球員們備感興奮也受益良多。來自花蓮光復國小阿美族的戴呈諺說:「滾地球重心要壓低,然後要先接到球才可以做下一個動作,然後眼睛要看球,(這些都是誰教你的?),陳鏞基學長、還有(林)智勝學長、還有陽耀勳學長,謝謝學長教我們接滾地球的方式,我們下次比賽才會接得更好。」

    擔任導師之一的阿美族球星陽耀勳是第一屆關懷盃元老成員,看到小球員無憂無慮、快樂學習的樣子感到想當開心。他說:「真的覺得滿開心,這就是我們要的初衷,可以看到小朋友這樣開開心心的打棒球,無憂無慮在場上盡情奔跑,就是我們最想看到的,也是我們打到現在也最想要找回的感覺就是這樣。」

    「棒球教室」的舉辦不僅讓小球員有跟偶像難能可貴的互動機會,課程結束後一窩蜂跟偶像要到簽名的快樂更是溢於言表,在在呼應了關懷盃的最大宗旨-讓小球員成為最大受益者。

     

    (圖片來源:原棒協提供)

     

     

    詳細內容
  • 焦點

    第30屆關懷盃棒球邀請賽27日舉行各組別總冠軍戰,在少棒硬式組由南投縣千秋國小交手宜蘭三星國小。雙方互有往來,比分相當膠著,最後一刻才由三星國小以6比5帶走勝利,收下關懷盃隊史第五冠。三星國小泰雅族隊長莊海祥投打表現一枝獨秀,不僅完投6局,更在4局下掃出清壘長打,幫助球隊逆轉戰局並奠定勝基,完美詮釋「自已的勝投自己打」。莊海祥說:『很開心,心情很爽,今年就第一次拿到冠軍,其他都拿到第三、第二而已,打到就知道是over了,自己的勝投自己打。』

    總教練黃郁翔對自己子弟兵的表現也感到相當滿意。他說:『我覺得就是他們要給他們自己信心啦,互相團隊的鼓勵,互相的一些幫助,我覺得比較重要,為他們感到開心,也是他們的榮耀。』

    至於少棒組軟式組冠軍是由來自沖繩的石垣少年Orions奪下;青少棒組則是由七賢國中收下榮耀,至此第三十屆關懷盃正式落幕,3天的交流已經在所有小球員心中種下傳承的種子,等到下個30年勢必會長出美好果實。

    『謝謝球場,球場下次見。』

     

    (圖片來源:原棒協提供)

    詳細內容
  • 焦點

    原住民族棒球運動發展協會每年都會前往花東地區舉行關懷盃棒球邀請賽,今年第30屆將於11月24日至11月27日在花蓮登場。本屆賽會以「Lrigu 榮耀時刻 原夢30」為主題,「Lrigu」是魯凱族語榮耀的意思,以此感念原棒協一路走來透過前輩帶給小球員們的愛與關懷、傳承夢想,一同歡慶關懷盃30週年的榮耀時刻。原棒協理事長林智勝希望能邀請更多職棒好手參與,傳承寶貴經驗給花東地區的小朋友。林智勝說:『我非常感恩,因為你這個能力可以回饋花東,到了今年也30屆,也是希望可以傳承更多經驗給小朋友,然後也希望更多職業的好手可以(一起加入),不一定要是原住民,所以只要你們有意願要跟我們來參與這個活動,我希望大家一起來,然後幫助花東地區的小朋友。』

    參與關懷盃元年的大前輩統一獅球星陳鏞基遙想當年的自己相當害羞,也期許小球員超脫勝負,享受打棒球帶來的快樂。陳鏞基說:『當年就是一樣跟剛剛的卑南國小一樣,都很害羞,去不是要輸贏,是可以看到職棒球星,這是我們最開心的事情,其實打關懷盃勝負不是那麼重要,就是希望他們藉由一個平台,可以展現自己、開心打球,這是對我們來說更重要的事情。』

    今年關懷盃棒球邀請賽總計有62支隊伍、超過千名選手參賽,其中宜蘭三星國小與花蓮太巴塱國小創下30年全勤,來自臺東的卑南國小則將尋求連霸,在賽事交流之餘更要維持原棒協不變的初衷-「讓小球員成為最大受惠者」。

     

    (圖片來源:原棒協提供)

    詳細內容
  • 焦點

    原民會與屏東牡丹社排灣族人,前往英國愛丁堡大學,進行台灣原住民遺骨返還儀式,6日在台南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舉辦「牡丹社事件遺骨寄藏儀式」,原民會主委夷降.拔路兒指出,這是台灣原住民族社會首度要求國際返還祖先遺骨首例,深具歷史意義,他說:『因為國內的行政機關沒有類似的案例,而且這次遺骨返還的核心精神是,尊重牡丹社社群傳統意願,那政府行政機管典藏單位以及學術界協助的角色,大家互相建立協商和溝通平台,才能做出妥善的安排,而且我們歷經三年的時間。』

    根據文獻記載,1874年牡丹社事件,多名牡丹社族人戰死,日軍將遺骨帶回日本後,經過專家學者論文考究,證實牡丹社事件4具遺骨收藏在英國愛丁堡大學,參與遺骨返還行動的牡丹鄉長潘壯志表示,迎接祖先遺骨返還,過程中有滿滿感動,他說:『將返還的遺骨,寄藏於南科考古館中,以確保遺骨獲得專業妥善的保存,也要麻煩史前館最專業的人員,來進行相關研究鑑定工作,讓部落可以依據研究的結果,來討論決定接下來的處理方式,辛苦這一次一路相陪的各位團員,還有從屏東縣來的牡丹鄉親,在祖靈庇佑下我們已經完成這次的任務,也為台灣原住民族、牡丹鄉都寫下一段重要的歷史。』


    三年多來,原民會與牡丹鄉公所、外交部、文化部等單位持續協商與溝通,終於在牡丹社事件屆滿150週年前夕,順利接回牡丹社排灣族先人遺骨,並暫置史前館南科考古館進行相關鑑定工作,並等候牡丹鄉各部落研商取得共識後進行後續安置。

    (圖片來源:原民會)
     

    詳細內容
節目主持人 Host
更多節目主持人
2x@host-b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