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多在傳統祭儀中才會出現的小米,從今年九月起,國產部落小米將正式納入全國學校營養午餐體系,希望能喚醒更多原住民孩子的民族味覺。
食物不只填飽肚子,舌尖上的鄉愁,常常承載著文化與鄉土的記憶,隨著過去族人以小米為主食的習慣,逐漸被稻米所取代,為了讓原住民族的孩子能更熟悉部落傳統作物,透過味覺與原住民飲食文化建立連結,教育部、農糧署和原民會打算從今年9月起,將小米納入全國學校的營養午餐體系,讓部落的味道陪伴孩子長大。屏東瑪家國中校長印永生說:『有了解到學生對這個也是充滿著興奮的心情,我覺得小米這個東西它是屬於我們原住民算是傳統的主食之一,站在學校的立場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棒很棒的發想。』
台灣原生小米富含膳食纖維、不含麩質、幫助消化,對小朋友的健康很有幫助。立委伍麗華說:『你喝一碗小米粥,它的營養價值有如喝一碗人參湯。我們的營養午餐專法即將開始立法,這個當中要有很多進步的價值,可是有一個觀念必須要放進去叫做找回民族味覺』
就是要找回傳統的味道,原民會近年積極推動產銷班種植小米,現在進入學校成為孩子的營養午餐後,不但讓部落傳統作物與產業連結,更保存與振興了原住民族獨特的小米文化。
(圖片來源:原民會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