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原鄉遇颱成孤島 內政部攜原民會強化防災整備
  • 記者 Abas 編輯

    每逢颱風、豪雨,許多原鄉就會傳出土石崩落、連外道路中斷的消息,依據內政部統計,全台共有13個縣市、186處容易成為災害孤島地區,其中以原住民部落居多。為了提升易成孤島及偏鄉地區整體防救災量能,內政部與原民會攜手整合各部會資源,完成避難收容處所、糧食儲備、道路搶修機具及直升機起降點、空投點等項目防災整備工作,除了要求替代役男跟後備軍人取得防災士資格外,也希望透過組織社區應變隊,強化易致災地區的防災韌性。

    內政部長劉世芳說:『什麼叫社區應變隊?就是除了我們鄉鎮區公所裡面的區長跟其他同仁之外,族人如果能夠團結起來幫忙做撤離的工作、幫忙做一般在撤離的時候馬上在時間內完成工作,有的部份的話,更能合作得好,這個部分慢慢建構起來,我們就是一個team,來防範我們易致災部落或者是孤島效應的地方,能夠獲得更好的整備。』

    除了推動台灣特種搜救隊5G數位AI救援平台外,內政部也偕同原民會共同建置「原住民族部落決策支援輔助平台」,原民會主委曾智勇表示,隨著極端氣候加劇與災害型態的多元化,部落面臨的挑戰日益嚴峻,因此原民會也辦理原住民族地區首長及主管防災研習訓練,同時建置「原住民族地區災害通報聯繫社群」,並透過持續推動「宜居部落建設計畫」以強化部落安全防災、減災機能。

    (圖片來源:原民會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