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排灣族佳興部落,日前前往巴黎參加南島文化學術研討會,演繹歷經20年重建的古謠。由9位部落婦女代表「普樂地文化資產傳承保護協會」出席,為讓觀眾理解「古謠是生活、而非娛樂他人的表演」,她們先以日常衣著登現身,待說明後再入內更換傳統服飾,慎重態度令現場動容。
協會代表邱霄鳳(idis Sadjiljapan)表示,為挽救語言與文化,部落族人自組團隊,一句一句地向長者請教學習。這次演唱的婚禮古謠為婚禮歌曲「太陽的女兒」,共有五首,濃縮了原需一個月完成的新娘祝福儀式。歌詞如一部女性生命史,歌頌新娘的家族與美貌,提醒她不忘自身社會責任,並記得無論嫁至何方,原生家庭永遠是她的依靠。
一名外國觀眾表示,透過演出理解了台灣原住民古謠中關於婚禮、女性成長與社會結構的深意,「雖語言不同,但音樂與舞蹈讓我們跨越藩籬,彼此相遇。」這場在法國跨越語言與文化的展演,不僅是族人記憶的重建,更是對傳統深情的守護。
(照片取自Centre Culturel de Taïwan à Paris 臺灣文化中心臉書/Jen-tse Yang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