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九月的洪災讓花蓮馬太鞍部落受創,不過馬太鞍文史工作室負責人蔡義昌表示,好在生態旅遊核心項目「巴拉告」傳統捕魚體驗,及周邊濕地的景觀均完好無損,歡迎大家快來馬太鞍玩。
馬太鞍溪堰塞湖洪災,雖然衝擊了馬太鞍部落的產業發展,但整體的觀光遊程,仍持續進行中。馬太鞍文史工作室負責人蔡義昌坦言,這次災害對部落內的手工藝工作室造成打擊,目前無法提供部落內的手工藝體驗活動。然而生態旅遊的核心區域幸運地未受影響,包括被列入國小課本的「巴拉告」生態捕魚教材場域,以及週邊濕地景觀依舊保持完整。蔡義昌說:「到馬太鞍是可以看到以前傳統的旅遊,那個生態觀念、還有生態智慧,然後也可以順道看看大自然的力量如何破壞這個部落,可以讓大家得到一些那個感觸。」遊程規劃方面,部落族人福丁(Foting)表示,仍能提供從1小時到3天2夜不等的多種選擇。他特別推薦2天1夜行程,這樣能完整體驗各項活動,對地方產業支持也最大。福丁他說:「如果2天1夜,是你每一項都可以看得很清楚,可以深刻的體會到旅遊就是要觀光地方跟住宿,兩個要結合,光復、馬太鞍也剛剛好,這兩項都可以結合。」
災後的馬太鞍部落展現堅韌生命力,傳統生態智慧與自然共存的價值在此刻更顯珍貴。部落期待透過持續推動生態旅遊,讓更多人認識這片土地重生的故事。
(Alian新聞特約記者Buya花蓮光復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