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ian radio FM 96.3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114年度Alian廣播電台節目表
  • Alian radio FM 96.3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Alian廣播電台專屬APP上架囉!
  • Alian radio FM 96.3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線上收聽|點箭頭指示方向的 播放鍵
  • Alian radio FM 96.3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形象廣告|Alian陪伴無所不在 與您相約在空中
  • Alian radio FM 96.3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 原客·好滋味

    每週日 下午14:30-15:00

  • 阿嘟mathariri

    每週六至週日 21:07-22:00

  • Alian探險號

    每週六至週日 下午14:07-14:30

  • 部落鍋~Hansaip夯香

    週六、日 12:07-13:00

  • 《卡代尼號-katayni》來唷

    每週一 上午05:07-06:00
    (重播)每週一 晚上23:07-24:00

  • 部落原識力

    每週一至週五 上午10:07-11:00

  • 普悠瑪的陽光

    每週二 上午05:07-06:00
    (重播)每週二 晚上23:07-24:00

  • Ivangavang密室逃脫

    每週六 下午14:30-15:00

新聞 News
更多新聞
  • 焦點

    太魯閣族年度盛事「2025秀林Truku Mgay Bari 感恩祈福文化活動」,10月17日至18日,將在花蓮縣秀林鄉水源村「東方夏威夷」舊址隆重登場。

    花蓮秀林鄉公所即將於十月十七、十八日兩天,在水源村東方夏威夷舊址舉行的「2025秀林Truku Mgay Bari感恩祈福文化活動」,緊扣「文化傳承」與「部落體驗」核心,透過深具意義的傳統祭儀、百人木琴展演、工藝走秀、美食饗宴及多項文化體驗,展現太魯閣族豐富的文化底蘊與當代活力,誠摯邀請各界民眾共襄盛舉,深入感受Truku文化之美。文觀課長高海雲(Sayun)說:「國小的小朋友跟我們一起敲木琴,還有我們的長者,是希望共同敲打這樣一個樂器的這樣一個畫面,唱歌也好、敲打樂器也好,這都是一個傳承的意味,讓這樣的畫面可以讓大家去感受到。」活動從17日下午三點開始,以「Knmalu工藝秀暨Knsuyang音樂市集」拉開序幕。其中「Knmalu工藝秀」是一大亮點,透過融合傳統織紋與現代設計的服飾走秀,展現太魯閣族精湛的工藝美學與創新精神。同時舉辦的音樂市集,則邀請多位原住民藝人輪番演出,並集結部落小農、工藝創作者設攤,提供農特產、手工藝品及創意體驗,讓民眾在悠揚樂聲中,感受部落經濟的活力與創意。承辦人何瑋婷(Gilin)說:「我們有請那個去年有在國際得獎的戴佳錩然後來當我們的老師,然後那個我們的傳統服飾也會走秀。」

    活動重頭戲「Mgay Bari感恩祈福祭典」於次日18日凌晨4時舉行,由族人透過莊嚴儀式感恩祖靈、回顧歷史。祭典後,現場將轉化為深度的文化體驗平台,邀請族人、鄉親,一同參與這場文化盛會,見證太魯閣族文化的永續生命力。

    (Alian新聞特約記者Buya秀林鄉採訪報導)
    (照片由秀林鄉提供)

    詳細內容
  • 焦點

    由花蓮市公所主辦的《原生界象》複合媒材創作展,即日起到11月9日在花蓮市原住民文化歷史館展出,以台灣原生動植物為靈感,運用金屬、玉石、牛骨等材質,展現原民文化與自然對話的深刻連結。

    花蓮市公所即日起在原住民文化歷史館舉辦《原生界象》複合媒材創作飾品展。原民課課長張金蓮說,自幼在阿美族部落成長,對於獸骨製作飾品工藝相當熟悉,尤其部落羽冠上常使用藍腹鷴的尾羽作為裝飾,如今已難得一見,透過此次展覽,不僅重現傳統工藝,也喚起對生態保育的重視。張金蓮說:「藍腹鷴牠要取得這個羽毛不容易,你運氣好,兩隻羽毛都可以用,白色的,那如果運氣不好,兩隻都不能用,相當不容易,那從照片來看呢,帶起來它是相當的壯觀啊!」展覽同步開設手工研習營,授課老師毛皓亞分享使用牛骨從烹煮、曬乾到打模的完整過程,讓學員親身體驗傳統飾品的製作技藝。她表示,每一步驟都蘊含先人的生活智慧與美學,希望透過實作課程,讓更多人了解原住民文化中與自然共生的哲學。毛皓亞說:「那因為硨磲貝,其實它如果要長到很大到可以使用,其實是需要非常長的時間,硨磲貝就已經被使用到一個消失很多了,阿美族的飲食文化的關係,硨磲貝我們不夠用了,就轉而去使用牛骨。」

    《原生界象》展覽即日起開放參觀,花蓮市公所誠摯邀請民眾前往花蓮市原住民文化歷史館,感受原民工藝與自然交織的藝術魅力。

    (Alian新聞特約記者Buya花蓮市採訪報導)
    (照片由毛皓亞提供)

    詳細內容
  • 焦點

    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今天(22日)宣布,馬太鞍溪堰塞湖紅色警戒降調為常態警戒,中央協調所的任務也告一段落,季連成說他將於23日離開光復鄉,回顧過去這一個月的救災,季連成感性地說:「我預計明天早上會離開光復,其實我第一次來到災區的時候,對我感觸感到最大的震驚,就是滿目瘡痍,那這個震撼力是很強大的,一般的救災的人員進到這個地方以後,你都不知道該從哪裡下手、不知道該怎麼處理,這當初當時我就回來思考了一下,當機立斷!我要重新調整腳步、調整部署。我對這些居民們也感到非常的不忍,我覺得一個救災的一個指揮官來講,大家每一個救災的同仁來講,一定要抱著一個苦民所苦的心境,你才可以做得好,如果你認為它是一個工作、它不是一個責任,那你永遠不會把這個工作做好,就是說你的心境要跟你的這個工作態度要有關,那這個態度就是苦民所苦的態度。對我們的志工,這個也是讓我非常震驚的一個地方,因為在我的救災的過程裡面,從來沒有碰過像這樣的志工,你想想看1600多個家庭,要把道路這裡面的淤土就要全部清出來,要靠國軍做得到嗎?國軍也做不到,那只有靠每天好幾萬人的志工,每一家戶每一家戶的去做清淤,才做得到這樣的一個成果。」

    季連成給自己評分80分,還有20分的進步空間是自我要求,讓他還有更多思考方向。他除了感謝過去這一個月,國軍、中央、花蓮縣府、海巡署及45萬人次的志工,也不忘呼籲各縣市應盡速加強災防機制。

    (照片取自中華民國行政院臉書資料照及擷攝臉書20251022記者會直播)

    詳細內容
節目主持人 Host
更多節目主持人
2x@host-b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