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2
記者
gese paljaljuman 屏東瑪家

瑪家鄉收穫祭周末展開 魯凱Laladengane開幕展演

魯凱族的盪鞦韆,通常在婚禮時舉行,是傳統領袖家族女性的特權,但在每年收穫祭儀時,為了慰勞族人辛勞,傳統領袖會將盪鞦韆特權讓給族人來娛樂,也提供青年男女接觸的機會。

(講師 徐仁輝 魯凱族:
很茂盛那個就是新的竹子,很直可是很軟很輕,但是韌性很好,可是你架鞦韆會太軟,那個比較老的,大概3年以上有點帶黃色,我們要採的就是那種。)

架設高度超過15公尺的大型鞦韆,不僅困難,竹子取材也不容易,如何選擇竹材更是重要,部落族人特別邀請老師傳授,由於受雨勢的影響,讓採竹過程更加艱辛。

(美園部落居民 Cemelesai 魯凱族:
從以前看都是人家已經搭好,沒有參與這個中間的過程,到底是怎麼樣,光是學那個砍竹子,就學很多經驗了。)

(美園部落青年 Sasuzu 魯凱族:
如何把竹子切完整,然後把他帶下來,再把它運送去車子上面,是一個很艱難的工作。)

(美園部落青年 Kui 魯凱族:
我希望可以成為文化自我實踐這個部分,那如果傳承,我會希望自己可以更了解自己的文化。)

Laladengane(美園)部落將近70年前,因就業、就學等因素,由霧台原鄉遷居來到平地生活,過去追求著經濟條件的改善,在文化傳承上出現斷層。

(美園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Sasuzu 魯凱族:
我們也是希望透過我們的年輕人,因為剛好我們美園社區,也是在文化上面有一個很大文化斷層的落差,用一個立鞦韆的方式,做為一個世代生命的一個傳薪的方式,二方面也是用這樣的方式,來做一個精神凝聚的力量。)

理事長Sasuzu表示,能不能將文化慢慢學回來?族人都沒有把握,只期望透過每一次的學習,逐步找回、傳承祖先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