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隨著台上老師用台灣月琴彈奏的民謠,打起節拍,北投文物館13號展開畫時代繪筆下的近世台灣特展活動,以日治時期在台灣出生的日本人(灣生),所繪畫的作品與原民文物相互展示,帶領民眾觀看原漢不同的民俗文化。
(北投文物館館長 李莎莉:
就是在1920到1950左右,這個整個台灣在日本時代,那個時代我們知道有很多灣生,他們所畫的都是台灣那個時代的情景,但是他也當然畫台灣,很多很多的民俗宗教節慶,可是呢,他竟然會從原住民來開始。)
館長表示當初策展籌備時,原本只是想展示日治時期有關台灣社會樣貌的畫作,結果卻在畫家立石鐵臣的畫作裡看到大量原民文物的刻畫,於是產生將畫作與原民文物做結合的發想,增添更豐富的視覺交錯感。
(北投文物館館長 李莎莉
就剛好看到了立石鐵臣的《民俗台灣》,我們翻閱了他的所有的畫冊,發現原住民的好多文物,竟然北投文物館都有收藏,所以我們很開心的,我們也有收藏啊,所以就一起出來了,所以就豐富了整個展區,而不是只有漢人的東西 ,台灣的所有的情境都出來了。)
看展民眾表示,原民文物與日本人的畫作結合,展品保存的完整度,像是重現當時的風貌,有著跨時代的體現,非常引人入勝。
(民眾 洪光澤
我覺得看這些還蠻激動的其實,心理覺得滿忐忑,因為就是這麼久遠的東西可以保存到現在。)
(民眾 謝國清
就很訝異啊,怎麼會原住民那個圖騰,跟畫裡面的那一個應該是一個雕像,還是什麼東西,竟然非常地接近非常的像。)
畫時代-繪筆下的近世台灣,展期預計到明年1月底,目前正陸續規劃,與展覽主題有關的演講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