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趨緩景氣升溫,嘉義縣府整合觀光軸線,推動台18線也就是阿里山公路的-異業結盟輔導計畫,串聯食、宿、遊、購、行相關業者,異業結盟-資源共享,未來搭配觀光學院推動,將帶動嘉義縣的觀光發展。
嘉義縣政府為了統合觀光產業,擴大商機,試辦台18線異業結盟輔導計畫,串聯觀光業者組織協會,並將開辦觀光學院,提供實務教學,希望提升業者行銷能力。但族人期望,不僅僅是強化產業,更要讓民眾了解地方的歷史人文。
(逐鹿社區合作社執行長 鄭信得 Cou
lesoskuna ta p'ot'ova veoveo
我們有一個梅花鹿園,其實並不是要讓客人,單純是餵食而已,我們也很希望透過梅花鹿跟鄒族的過去的互動,來認識這個地方的歷史。)
嘉義縣府回應,將會有原民文化課程,除了傳統工藝,文化祭儀、人文風俗,也都會安排教學,增加業者對原鄉了解,提升旅遊品質與深度,也有助發掘觀光亮點。
(電訪 嘉義縣政府文觀局長 許有仁:
soskuna ta senkeifu
原住民這部分,包括他們像有一些鞣皮技術,或是像原住民的祭典,這些文化,或是像Kuba,讓更多遊客知道,認知我們原住民文化這一塊,外來在課程裡面,也會做一個安排。)
不過有族人反應,這次結盟計畫,如果以台18線為主,阿里山鄉只有樂野部落在台18線範圍,擔心山美、新美等部落,被排除在外。
(電訪 業者 方政倫 鄒族:
lemomhino
當然政府的資源進來,對我們原鄉部落,一定會有幫助,但是有的時候,我們不是在台18線旁邊的這些居民,他們的聲音就不會被接收到。)
嘉義縣府強調,雖然命名為台18線異業結盟輔導計畫,但並非只有沿線業者才能加入,同樣不論食品業、旅宿業、文創業者都能參加,希望的是,帶動阿里山整體觀光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