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們合力將樹上的黃藤拉下來後,將外皮剝開,留下藤條,學習阿美族採集智慧。參與學員表示,5天的課程下來,受益良多也強化了身分認同 。
(學員 Dongi Ngadoh (朱芳榆) 阿美族:
我之前沒有很喜歡跟人家講說,我是原住民,因為你跟其他人,就是其他非原住民的人,講說你是原住民,通常都是變成笑柄,可是來這裡之後,我發現原住民其實會這麼多東西,文化是非常有內涵的,讓我覺得身為原住民,是可以讓我很驕傲的一件事情。)
(奇美部落文化協會解說員 Kacaw Saysay (謝玉忠) 阿美族:
老人的智慧就像湧泉,如果讓他枯竭時文化就沒了,希望你們繼續傳承下去,這是我想說的話,孩子們,我們一起加油。)
阿美族語言學會理事長Sifo指出,許多青年在進入高中、大學階段,因為離開家鄉或是教育體制的問題而逐漸疏遠母體文化,因此在今年的3場次的族語夏令營 ,首度針對青少年設計的相關課程,藉由回歸部落場域,接觸母語環境後,進而提升文化延續性。
(台灣阿美族語言學會理事長 Sifo Lakaw (鍾文觀) 阿美族:
希望透過這種文化的沉浸,同時也能夠聽到族語的環境,能夠激起自己持續學習,或保持對於這個語言的熱情,讓他有機會了解自己是誰,讓他之後有很大的一個動力去挖掘他自己的身分,因此能夠跟這個身分建立更好的關係。)
理事長表示,目前有將近一半的族人分布在都會地區,在外地成長的青年們對於文化認同逐漸淡化,出現明顯的文化危機。未來將規劃更多回歸部落母語沉浸的營隊,提供平臺,深化身分認同,提升族語傳承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