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7
記者
puljaljuyan (李耀維) / Siku (林瑋茜) / tjivuluwan (孫政賢) 台北市

教育部文藝創作獎 校園霸凌題材獲優選

(天真以為只要想辦法長出和喬治一樣厚重的殼就不用怕了,直到透過書籍,了解烏龜的殼其實是身體的一部分,底下滿是神經血管和結締組織,所以就算輕輕的撫摸也會有感覺。)

以2012年絕種的南美洲平塔島象龜,類比無父母的自閉症主角,《龜途》整篇小說融合多種龜類動物,與校園霸凌議題,進一步反思跨文化間的相處,被評審譽為作品寓意深遠,故事層次相當繁複,強調作者的知識、視野跟寫作功力令人讚賞。來自屏東來義鄉的南和國小教師葉長春,談到這次作品,說過去學習過程中,其實一直逃避書寫有關原住民族議題,就在讀完一本書後豁然開朗,因此這次特別試著投稿,參與教育部文藝創作獎,並獲得今年教師組短篇小說優選獎。

(教師組短篇小說優選得獎者 paljaljim paaljangud (葉長春) 排灣族:
一個族群他在整個歷史的流轉當中,他跟許多不同的族群有所交流,那有時候,身分這個議題,有的時候會變成一個大家互相攻擊的爭論點,那我想說透過這篇文章去讓大家思考,不同族群間,我們應該怎麼樣去找到自己的定位。)

鼓勵師生從事文藝創作,持續舉辦邁入40年的教育部文藝創作獎,6號舉行頒獎典禮,教育部次長蔡清華也給予肯定。

(教育部次長 蔡清華:
雖然是在,侷限在某一個地方,可是我們藉著作者的文字,那麼讓我們可以說,成為一個想像力的一個翅膀,可以飛越我們所在的一個地方,那麼到一個很遠的國度。)

作者透過文字創作,影響力無遠弗屆,而在今年的760件投稿作品中,共計有52件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