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偉的五月花號開進港口,重現四百年前的移民歷史(複製五月花0118)。當時尋求宗教自由的清教徒從英國出發,在海上航行將近三個月之後抵達現在的美國普利茅斯(0025原民展品)。移民在當地原住民族人的教導下學會種植玉米、採集糧食,這段故事成為感恩節的由來,但是在移民社群逐漸壯大的同時,原本屬於這塊土地的故事和人民卻遭到了遺忘。為了讓現代社會見證歷史的其他面貌,五月花號四百年大慶邀請Wampanoag(萬帕諾亞格)族人共同策展。
(策展人 Jo Loosemore
四百年慶,我們決定有別以往,就是和萬帕諾亞格族合作,一定要一起談歷史,因此 2020的展覽特別不同,有族人的參與和貢獻。)
這次四百周年慶因為疫情取消了許多活動,但族人所參與的展覽依舊照常舉行。會場中可以見到數百年前族人的穿著打扮,使用的生活器具(展品0151鍋子),保存族語發音方式的聖經,還有一面移民和原住民雙方後代所組成的相片牆。這次共同策展對Wampanoag(萬帕諾亞格)族人別具意義,因為在五十年前的紀念展上,族人領袖獲邀致詞,發言卻得受到審查。
(部族領袖 Paula Peters 萬帕諾亞格族
很高興能用這麼高調的方式,讓大家看到我們的故事,能走到平衡說法這一步花了很長時間,我們也不希望大家要選邊站,但是要說五月花的故事,的確不能少了我們的說法。)
早在五月花號抵達之前,當地原住民就已經被路過此地的歐洲船員感染天花,只有一成人口倖存。遺憾的是(心聲0059-0107),今年武漢肺炎疫情肆虐美國,醫療資源分配不均讓原住民族再度遭受一波衝擊。兩次疫情的重複性,的確有必要重新檢視美國的4百年殖民歷史,減少悲劇重演的可能。
(麻州居民 Troy Currence 萬帕諾亞格族
我們還存在,沒有一蹶不振,儘管過去數百年來,我們遭遇打壓,經歷事件我們依然記得自己的歷史,依然記得與土地的連結 ,依然記得我們的儀式、語言,我們會一直待在這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