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來源:長庚紀念醫院青光眼科醫師 陳賢立:
所以常常就是這個餘角,無論是什麼樣的一個原因,造成它的通路去塞住的話,自然我們眼壓就會越來越高了,然後造成我們後面的視神經的傷害。)
青光眼又稱視力小偷,常見症狀包括頭痛、視野缺陷、噁心嘔吐等。根據統計,青光眼位居失明原因第二名,醫師表示,降低眼壓是唯一可以改善青光眼、視野喪失的有效方法,臨床上降眼壓藥物分為兩種作用,分別是減少房水產生及促進房水排出。有些病患即使長期使用藥物,降眼壓效果仍然有限,不過,現在開發出雙效合一眼藥水,沒有傳統藥物副作用,台灣青光眼關懷協會23號,舉行醫學新知發表會。
(台灣青光眼關懷協會理事長 呂大文:
因為青光眼治療藥物雖然很多,但是如果藥物很多代表說,沒有一種藥物可以適合,所有病人可以使用,這一類的藥物因為它的比較顯著,所以病人可以減少用量,用藥的次數跟用藥的種類,所以對某些病人來講是一個很好的福音。)
(青光眼患者 張小姐:
雖然得青光眼,我就是一天晚上睡覺前點一次眼藥水,讓我很輕鬆,也沒有什麼眼壓的毛病,我現在的眼壓一直維持在大概15至13左右,每個月都乖乖檢查,也讓我慢慢解脫了。)
這款20年來突破新創藥物,可增加3成降壓效果,今年也獲得衛福部通過,成為亞太區第一個上市國家。醫師指出,開放性青光眼初期症狀不明顯,因此,有25至30%病患,初次診斷就已發現視神經或視野受損,建議民眾及早篩檢。
(台灣青光眼關懷協會理事長 呂大文:
所以我們一般建議過了35歲以後,一定要來看一次眼科,另外假如說,我們直系血親有青光眼,你在18歲開始就要篩檢,這些患者常常都是很晚,才會被診斷那就很可惜了。)
根據健保局統計,國內目前有35到40萬的青光眼患者,49歲以上病患占27%,醫師呼籲民眾適度運動、保持睡眠品質,也不要熬夜,才能避免眼壓失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