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8
記者
Bunkiatr Katatrepan (陸浩銘) 台東卑南

火龍果價跌10年最低 台東農友轉作救生計

2016年尼伯特颱風過後,農政單位鼓勵台東縣的荖葉bila'農轉作,其中就有許多農民,轉作火龍果,但隨著國內火龍果生產面積暴增sabelengsa,產量過剩,導致價格低迷,今年火龍果價格更是10年最低,農民們不敷成本,只能再轉作其他作物。

小發財車上放著一袋袋火龍果,民眾挑好自己要的,再把錢投入車上的錢筒裡,這個無人誠實商店的火龍果,就來自一旁的果園,2016年尼伯特颱風過後,農政單位鼓勵荖葉農轉作,短短4年台東縣火龍果栽種面積就多了5成,造成產量過剩價格跌到只剩往年的一半,許多農民不敷成本紛紛轉作。


(果農 黃小姐:
malukay 黃小姐
剛開始種植的時候,1公斤上架大概180到190,現在1公斤上架,可能剩下40、50塊,所以那個落差非常大)


(果農 高郝秀美 卑南族:
malukay 高郝秀美   Pinuyumayan
現在量很多,我先生也說不要種了,說給它打掉一半,種百香果啊)

而台東縣政府也表示,台東縣火龍果種植面積約162公頃,僅占全台生產面積的5%,由於這2年沒有天災,火龍果生產過剩才導致市場價格低迷,若低於20元縣府則會啟動媒合加工業者收購,或輔導農民轉作。

(台東縣農業處副處長 馬志安:
buku cucang  馬志安
轉作也必須選擇,適當的作物來轉作,其實火龍果目前只占全國5%,這個面積並不算很大宗,價格跌到20塊以下,農糧署會輔導加工業者來收購)

(果農 黃小姐:
palumaan 黃小姐
台東從產地到北農,你光運銷 紙箱,還有僱工其他人事成本,我覺得划不來)

果農表示,台東的農業生產成本高於西部,農糧署制定20元為最低生產成本,根本無法適用台東,希望政府能重新檢視農損標準,有效減少農民們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