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來自於生活,而在傳統卑南族普悠瑪部落中的女性,扮演著重要的生產者角色,負責採集小米、種植野菜,就發展出獨特的飲食文化和生態知識,但隨著時代變遷,傳統文化式微,該如何重新復振獨特的飲食文化?近年來透過和史前文化博物館合作,成功復振小米田,並以普悠瑪女性飲食文化特展來分享成果。
##
[[ns/主辦影片]]
芭芭秧是卑南族語「女性」的意思,早期的芭芭秧在日常生活中,透過種植小米與採集野菜,維繫著人與土地的平衡與和諧,作為生產者的芭芭秧,因此在部落中具有重要地位,也衍生出「小米除草完工祭」等卑南族特有的女性祭儀活動。
[[請上字]]
(普悠瑪部落婦女會前會長 林清美 卑南族:
(小米)從播種從鋤草然後收成
然後入倉這些
都是婦女在做
所以今天在這裡
做這樣一個展示
它展現婦女在部落所占的地位)
隨著時代變遷,卑南族透過小米所發展出的飲食文化與生態知識,逐漸消失殆盡,直到2011年,透過與史前文化博物館共作,才一步一步在卑南遺址公園,復振出一片小米田,館方透過「芭芭秧的普式生活-普悠瑪女性飲食文化」特展,呈現10年來耕耘的成果。
[[請上字]]
(策展團隊成員 然木柔‧巴高揚 卑南族:
唯一一個可以在平常
密集接觸到的
所謂跟自然環境相關的
就是我們的飲食
所以其實我們以飲食作為主題
然後直接去呈現
普悠瑪女姓在環境上的一個知識)
卑南族對於小米種植與野菜的認識,不只單作為食物來源,也包含傳統文化祭儀層面的內涵,與環境永續的意義,期盼透過展覽推動青年參與部落傳統知識保存、傳承及生態永續的行動,重新鏈結人與環境的關係。
(zemzem (古聖典) 台東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