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0
記者
Yaway(李玲玲)/tjuvuluwan 整理報導

查馬克精彩一生 為族群.土地奉獻身影永留人心

(已故泰武國小主任 Camake Valaule 排灣族
我就是帶著孩子,去認識自己是誰,因為排灣族是一個,沒有文字的民族,所以我們把很多的歷史故事,還有部落的典章制度,都放在歌謠裡面,然後透過isan caucau,成為真正的人的一個道路)

這是2017年師鐸獎頒獎典禮上,總統蔡英文親手將師鐸獎座頒給查馬克·法拉屋樂 。

(已故泰武國小主任 Camake Valaule 排灣族
從pulima,從puqulu,到puvarung,讓孩子真的去參與部落的活動,從自己出發,產生人跟人的關係,用生命影響生命的態度,去更認識自己,更認識土地)

希望帶領孩子,走在成為真正的人的道路上,查馬克‧法拉屋樂來自於屏東來義鄉丹林部落排灣族,畢業於台東師範學院,2003年分發至泰武國小任教,允文允武的他,除了在體育指導有傑出的表現,更是致力於文化復振,對保存傳統文化以及推動民族教育不遺餘力,35歲拿下2014年《第21屆東元獎》,成為歷年最年輕的得主,2017年榮獲教育界最高榮譽《師鐸獎》的肯定。

查馬克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深入部落採集排灣族古謠,以口傳心授方式指導學童練唱,成立「泰武國小古謠傳唱隊」,2006年更以傳統音樂專輯《唱一首好聽的歌》,入圍第18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音樂專輯獎;2011年,以《歌開始的地方》專輯,獲得第23屆金曲獎傳藝類最佳傳統音樂詮釋獎;2014年,泰武古謠傳唱隊《歌·飛過群山》更獲得第25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語專輯獎等殊榮。

(已故泰武國小主任 Camake Valaule 排灣族
排灣族從出生一直到成長,一直到結婚,然後到離開這個世上,其實,都跟歌謠密不可分)

除了歌謠,查馬克在校內可以說是十項全能,不僅長年指導學生木雕,獲獎無數,自己也曾以《誕生系列-期待》紀念第一個孩子樂可艾的作品,榮獲2008全國原住民木雕首獎。同時他也曾參與編寫泰武國小民族教育教材,之後也投入「排灣族群本位教科書」課程發展。而他的貢獻,也從校內延伸到校外,2016年起,屏東縣政府推出「斜坡上的藝術節」,他擔任藝術總監,隨著活動的佳評如潮,一年比一年盛大,也成為屏東知名活動品牌。

(已故泰武國小主任 Camake Valaule 排灣族
因為很多人就是說,排灣族的音樂跟魯凱族的音樂,很像爵士樂 很像拉丁音樂,可是到底哪裡像 怎麼像,我們就直接真的找一個,拉丁的樂手跟編曲老師Musa,很自然而然樂手跟我們的歌手,一搭進來就很容易,就串聯在一起了)

正如同在《斯卡羅》裡的堅定眼神,查馬克希望用他的眼睛,幫助更多人的眼睛,看見這片土地的故事,而他為族群、為台灣這片土地奉獻的身影,也將隨著戲劇,永遠留在世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