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遼闊的山林、浩瀚的星空,公費醫師張維倫用八年時間,記錄了返鄉服務的生活風景,更在後來的十二年,往台灣各個角落延伸自己對大自然的喜愛,框住美好畫面。新竹縣政府原民行政處,21號邀請張維倫在今年3月剛落成的新竹縣原住民族教育文化產業推廣中心,舉辦《minngayan醫猶未盡-張維倫攝影展》分享會,邀請族人朋友在疫情下,透過照片感受台灣山林之美,療癒自己的身心靈。
(攝影師 Walis(張維倫) 泰雅族:
我覺得它(大自然) 給我們相當大的一個 震撼,就是說,我們必須要愛護我們的家,愛我們的家鄉,然後,我覺得拍照會自己讓自己紓壓,平常我們醫生那個壓力其實滿大的,那把我所拍的一些風景,呈現給大家看讓大家去分享。)
張維倫說自己原本完全不會攝影,只因想要留住家鄉美麗風景,便開始從網路、書本學習攝影,慢慢鑽研,直到拍出心得來。然而拍出一張漂亮相片除了攝影技術跟設備以外,還得考慮天氣、溫度、時間等不可測量因素。
(攝影師 Walis(張維倫) 泰雅族:
你到現場,去那邊等待,然後 一邊等待一邊思考,其實,滿有意思的,對自己內心的一種歷練吧,就是說,就是拍一照片是沒那麼簡單的,困難當中,但是得到的作品,呈現出來是美好的,是不錯的,那我就覺得也是滿開心的一件事情。)
張維倫表示自己最喜歡的作品是《翡翠綠寶石秘境》以及《櫻花的紫色夢幻》,拍攝《翡翠綠寶石秘境》時,他花了兩個小時才到達拍攝地點,而《櫻花的紫色夢幻》則是張維倫親自種植十年後成長的櫻花樹,有特別的情感。
(觀展民眾 Ulay yawee(施建銘) 泰雅族:
雖然他是在外面學醫,但到最後,他還是回來到部落服務這樣子,然後又看到他這些作品,感到感覺,就很感動這樣子,就是以回饋部落為出發點,來做我喜歡的事情。)
《minngayan醫猶未盡-張維倫攝影展》將在9月30號結束展覽,張維倫希望把回鄉二十年經過的風景,分享給都市忙碌的族人及民眾,不只用醫學知識治療民眾,也用攝影作品療癒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