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7
記者
ljavaus (楊高潔) / tjivuluwan (孫政賢) 台北市

美醫學研究 疫情下出生嬰幼兒智商表現低

美國一項研究發現,新冠疫情期間出生的嬰幼兒在智商表現較低於疫情前出生,在語言、運動及整體認知能力的表現上皆有明顯的下降。而專家認為原因在於疫情,嬰幼兒長期在家裏,鮮少與外面世界互動的情況,導致他們對於環境缺乏外在刺激。

(台北慈濟醫院兒科部主治醫師 蔡文心:
那專家其實分析就是說,根據疫情後其實美國的(疫情),目前跟我們台灣現在的狀況一樣,然後就發現說,這些孩子,他們認為最後的智商降低,並不是因為媽媽早產或是媽媽營養不良,或是有其他干擾因素,他們就是單純的認為環境刺激不足。)

但對於這樣的研究結果,卻有家長認為雖然沒辦法讓孩子自在的在外面認識世界,但只要父母想辦法,還是可以彌補疫情間無法給孩子的刺激體驗。

(家長Tuku Ragiwsane魯凱族 :
阻礙的話應該就是比較少,可以出去,但是我們是會透過別的方式,比如說就是開車,就是沒有下車,就可能開到海邊,或者是山上,然後就是會用指的,就是跟他(小孩)說話,跟小孩子說這個是甚麼。)

除了開車帶著孩子認識這個世界外,也有媽媽認為如果家裡有手足陪伴的話,對於嬰幼兒的語言和整體的成長認知,也不會有太多的阻礙。

(家長  Idis.Tjaljuvatj 排灣族 :
比較不會(擔心),因為有手足,有姊姊們,就是還有我們都在家,其實我倒不會覺得,那個環境會對她的身心有甚麼發展(影響),(除非我覺得)沒有兄弟姊妹跟他這樣講話或是陪他玩,好像(就會)有一些差別。)

另外,醫師也鼓勵父母多花一些時間在孩子的陪伴上,透過陪讀或是一起做活動,加強孩子的感官體驗,因為智商是與後天的刺激有關,父母角色的重要性,就如同孩子人生的第一個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