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地織出織紋圖案,將族群特色呈現在織布上,為延續重要文化技藝,原住民族技藝研習中心辦理賽德克編織課程,課程中也有不同族群的族人,前來學習編織技術,期盼藉由族群間的交流,復振所屬族群的珍貴編織技藝。
(學員 Kala Idiw 撒奇萊雅族:
這次也很特別因為老師沒有要求說,一定要用賽德克的織具來操作,所以我就把自己撒奇萊雅的織具,拿來這邊分享給大家看看,就是其實撒奇萊雅族,還是有織布這件事情只是,可能因為時間久了它有些技術不見了,需要靠別的族群把它拿回來)
(學員 Paicx Miahosa 鄒族:
最主要的就是我想要找回,我們鄒族的織布,當然在台灣原住民的織布方面,有很多都是交流的,這裡的老師非常地專業,對很多織布的方面各種各樣的技法,跟很多地文獻都會跟我們講)
不只辦理編制研習課程,每年都會以部落的需求,免費提供族人辦理文化創意產業類、農產業類及休閒產業類的多元課程,結合原住民族傳統產業元素,提供族人完善的學習場域。
(民間企業專案經理 張綺晴 泰雅族:
因為疫情的關係我們就是配合,防疫措施縮短成10個班,現在就是準備要開辦第4個班了,今年還有6個班正在持續報名當中,我們會將授課老師和學員集中在一起,然後安排幾天的訓練課程,可以讓學員更專注在課堂上面)
(原民會經發處副處長 蔡妙凌:
這個課程我們每年都會開,透過我們這個專業課程的訓練,在各方面都能夠有所精進,也在部落的文化或者是,他們相關的一些傳承,能夠繼續永續下去)
除了有專業的師資,也透過階段性課程精進技藝,提供族人能考取相關證照,原民會也表示,技藝研習中心是原住民族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訓練基地,期盼陸續培育出各項產業技術經營的管理人才,以族群文化傳承的思維,進而帶動部落經濟創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