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古道,又稱「比亞毫古道」或「舊武塔古道」。對於南澳的泰雅族族人來說,是回到舊部落的重要道路。而金岳部落的族人,也會固定每一到兩年,就帶著族人,沿著南澳古道走回舊部落,找尋文化的根源。
(金岳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 Yagu(陳芃伶) 泰雅族:
對我們來講,它就是一個很重要的道路,就是回家 回家一個很重要的路,因為那個道路不是很好走,然後可是我們又覺得那邊,對我們來講,它就是我們文化的根源,所以我們覺得,我們就是,希望每兩年 或是每一年,我們就希望就是至少要有人回去,然後去看我們的祖先)
然而,這條回到舊部落的古道,其實並不好走。因此由南澳在地青年組織而成的愛南澳生態旅遊發展協會,過去就與立志保護台灣山海風光與人文之美的"千里步道協會",共同合作,利用就地取材概念的手作步道,來修復部分古道。而這次協會也決定開設工法培訓課程,將泰雅族的傳統修復工法,結合手作步道, 教授給族人,讓族人朋友一起加入修復的工作。
(愛南澳生態旅遊發展協會理事長 Yumin Wilang 族:
今年為什麼會開培訓課程,因為我們過去都是靠其它的,像是千里步道協會的志工,他們的老師,其實我們是鼓勵我們自己的族人,因為我們也是有我們,自己的工法,比如泰雅甚麼生態工法,其實 ,耆老也都會大概知道怎麼修,所以我們是希望,自己的族人,自己培訓自己的人,那未來是不是由我們,可以帶領這些志工去完成,修步道這件事情)
理事長也提到,修復古道,不僅是讓族人們能夠有一條安全的路回家,更是能夠推廣當地的生態旅遊,扶植部落經濟。
(愛南澳生態旅遊發展協會理事長 Yumin Wilang 泰雅族:
我們修步道,它其實希望未來可以推,甚麼生態旅遊 高山協作,可以扶植在地的那個背工)
理事長希望,這條回到舊部落的古道,可以在族人與協會的共同努力下,修復完成,讓回家的路,不再顛簸危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