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和文化關係密不可分,對於原住民族而言,語言的背後蘊藏著用時間沉澱出的族群文化,在桃園市議會總質詢中,原民議員就針對,原住民族語言教學和雙語政策並行的可行性再度進行討論,在和國際接軌的同時,原民師生該如何兼顧母語學習,不讓語言流失?站在第一線的教育體系,就需要做出教學調整。
2017年,台灣原住民族語言成為國家語言,隔年行政院在107年12月通過,國家發展委員會所提的''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以2030年為目標,將透過''從需求端全面強化國人英語力'',再加上台灣原住民族語言跟南島國家的語言和文化有高度相似性,因此泰雅族議員陳瑛在18號的桃園市議會總質詢中,再度將原住民族語言教學和雙語政策並行的可行性進行討論,藉此拓展原民學生國際視野。
( 桃園教育局長 林明裕 vs. 桃園市議員 陳瑛 泰雅族:
我們目前族語老師 山地鄉的孩子
他們有一些老師
我們都放公費生指名原住民
我們今年就放了7個原住民的公費生
副標題是要會雙語教學
所以這個跟議座妳想法是非常一致
那在原鄉的老師是這樣
像一般的族語老師
就是像其他的耆老或者族語老師
在都會區的比較難一點
這部分的話也是一樣
就是說再去思考一下
是不是在其他的(族語老師)加碼就對了
你有英語認證 就鼓勵那些中生代
不一定是完全新生代
也可以去學英語)
然而,阿美族議員林志強在19號的總質詢中也指出,桃園市現有族語老師普遍年齡偏高,應積極規劃族語師資的培訓工作,落實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推展族語發展措施。除此之外,隨著在桃園原鄉的羅浮高中今年開始招生,議員更提出質疑,這所具備原民文化發展、厚植接軌桃園市未來產業發展人力的羅浮高中,至今卻還不是原住民重點學校,資源是否會因此受限?桃園市長鄭文燦回應,羅浮高中原民人數已過認定門檻,確定納入原住民重點學校。
(桃園市長鄭文燦 vs. 桃園市議員 林志強 阿美族:
那但是我要特別問就是說
這一間學校雖然在原鄉
為什麼它現在不是原住民重點(學)校
我說明一下 它認定是開學後認定
那我們110年度招生 9月1號以後
它的重點學校認定的門檻是3分之1
那目前羅浮高中的高中部
那它的原住民的人數是73%
所以會認定為重點學校沒有問題
今天(19)的質詢就確定它會納入重點學校
重點學校以後包括族語
包括文化的民族教育我們都會做)
另外,議員也針對原住民獎助學金,申請資格從原本為就學中的大專院校學生,建議教育局和原民局應將原住民籍的碩、博士學生納入獎勵對象中,對此桃園原民局回應,將在明年研擬草案計畫在進行研討,提升原民升學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