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8
記者
Kimliyan Masikadr(陸萱) / Iku lo'oh(張治平) 台北市

遠距服務領域觸及長照 銀髮族也能線上健康動

今年5月15號,全台防疫警戒拉高到三級,不僅多處場所暫時停止開放,連社區關懷據點、部落文化健康站等,也因此暫停服務,疫情趨緩後,各據點才有條件開放,為了讓長者照顧不間斷,透過長者相聚機會,國健署提供遠距健康促進教學、諮詢服務。

(衛福部國健署長 吳昭君:
所以我們今天就運用現在的數位科技,從偏鄉去提升我們網路的速度,從基礎的建設開始,提升了網路速度以後,就能夠應用網路5G的一個傳輸,把這些相關的資訊,能夠帶到這些偏鄉裡面去。)

在遠距健康促進服務中,長者若有健康問題,必須諮詢專業醫護人員,是否也能透過線上解惑?

(嘉義縣來吉文健站照服員 Yangui (陳筱彤) 鄒族:
他們有安排個人諮詢的課程,如果像是他有一些身體上的疾病,或者是沒有那麼迫切,就是有一些不舒服的話,他就可以線上諮詢護理師,然後他們也會有一些醫師,護理師就會在線上為他做一些解答。)

而在這項服務中,文健站照服員扮演重要角色,除了日常關照,在實施遠距健康服務過程,電子設備的載運跟架設也都由他們一手包辦。

(嘉義縣來吉文健站照服員 Yangui (陳筱彤) 鄒族:
山區的網路可能有時候比較不穩,然後我們其實像我們疫情期間,是載電視出去給大家,就是看視訊教學,所以我們有些載運部分,就是有時候可能沒車,就會騎摩托車然後揹大包小包的。)

而網路服務跟設備資源,則由國健署跟原民會跨部會合作,整合資源運用科技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原民會社福處長 Halu Chiu (羅文敏) 賽德克族:
剛剛署長特別提到電視,我們也透過前瞻的預算,在我們429個文健站當中,去補助它的一些,相關的一些設施設備。)

長者因疫情長期待在家,缺乏身體活動和社交參與反而會引發其他身心問題,國健署用資訊科技,克服區域跟時間限制,提供長者更完善的遠距健康促進服務,達到健康平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