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台東全縣共設有91個文健站,老人社會結構十分明顯。先前在原住民文創聚落,就舉辦了110年原住民社會福利聯合成果展,約有近200位全縣高齡長者參加,同時也特別展示了平日年長者的傳統醫療保健食材,全方位照顧年長者的健康。
由原民會補助1.9億元給台東縣政府執行,每天為全縣2465位的長者服務,推廣原住民傳統醫療保護、文化健康懷舊創新提升及部落長者運動暨延緩失能等三項計畫,10號舉辦聯合成果展,其中傳統醫療保護傳統食材,因為攸關長者的健康,最為吸引大家的目光。
(金峰鄉嘉蘭部落族人 aluway 排灣族
這是我們文健站嬤嬤vuvu們種的,會很健康因為這些都是無毒,沒有打藥,他們很喜歡吃。)
(台東市建和部落族人 桑布一 卑南族
(為什麼給老人家吃這種東西?)很那個(健康)嘛,沒有小手(動用機器),沒有什麼,自己種的,(對身體好不好?)好啊!像我80了餒。)
族人表示,從小就吃這種食材保健,具有減緩老化作用。由於台東縣是全台文健站設置最多的縣市,也顯示台東老人結構社會形成,在文健站周圍的設施及安全網絡逐漸建構後,也希望建構一個老幼共學的模式。
(原民會主委 Icyang‧Parod (夷將‧拔路兒) 阿美族
大部分文健站這個地方60歲以上的長者,我們希望透過老幼共學,讓我們的小朋友可以透過學校,跟文健站這個搭配裡面,可以定期安排我們的小朋友,到文健站跟我們長者學族語。)
(台東縣長 饒慶鈴
今天有很多的議員來,我們再來編預算,讓我們所有文健站都有專業的課程,我們希望大家一起在文健站,快樂的慢慢地大。)
原民會表示,政府斥資龐大經費在老人安養,顯示文健站的基礎運作很重要,完成建構之後,對於數位落差的改善,如何協助年長者透過手機接收訊息及傳遞訊息是接下來的執行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