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utuy ka kngkla sapuh spriq rudan sbiyaw msa ka snluan alang
原鄉土地蘊藏瑰寶,像在屏東霧台鄉的井步山上,就被當地族人譽為魯凱藥山,存在至少50種天然藥用植物。如今霧台鄉公所結合產官學力量,希望把當年的綠色產業,也就是藥草採集產業,恢復往年榮景,不過11月19日立法院舉辦的原鄉藥用植物種植公聽會中,他們還碰上哪些困難?帶您一起了解。
(聲音來源 霧台鄉長 Kalrimadrau(杜正吉) Rukai
Bukung nsgan Utay
Kalrimadrau(杜正吉) Rukai
我們部落藥用植物,它之所以榮景不再,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當中我們的改變,跟不上我們現在整個市場的改變。)
隨著國內製藥技術快速發展,及用藥市場的轉變,讓曾經興盛一時的霧台鄉傳統藥用植物採集產業,因此沒落。但山中蘊藏豐沛寶藏,光是霧台鄉的井步山上,就有至少50種天然藥用植物,近年來霧台鄉在產官學合作下,重新復振這片綠色產業。
(霧台鄉長 Kalrimadrau(杜正吉) Rukai
Bukung nsgan Utay
Kalrimadrau(杜正吉) Rukai
怎麼樣讓它(藥草採集產業)復甦,誠如我們的部落耆老,告訴我們的這些東西,我們利用現代科技與方法,我們去做整理,第二個也實際的去採集,把這些藥用植物搜集起來,目的是要讓我們現代的,原住民部落青年還有孩子,可以看見實際上部落有很多產業。)
隨著科技導入,幫助族人快速定位藥草資源,再靠著採集、育苗跟量產,漸漸地綠色產業不只看得到吃得到也買得到,但目前還差一段路,才能夠被用得到。
(霧台鄉長 Kalrimadrau(杜正吉) Rukai
Bukung nsgan Utay
Kalrimadrau(杜正吉) Rukai
中醫師要用藥一定要根據,(中國)藥典裡面有這樣的藥,做過分析做過臨床之後的藥才可以使用,但是這個區塊部落裡面從過去到現在是沒有建立。)
(陽明交通大學藥物科學院長 康照洲
Bukung ptasan quri sapuh kana Yang-ming
康照洲
中藥因為很傳統,它有很多的規定,你能不能達到這樣的規範,可能是有點困難,但是如果說為了要扶植這樣的作物,政府在一些規範上面,是否能夠設計出一套達到安全又能證明有效的方式。)
正因一般作物要被當作正式醫療藥材,必須針對安全性、療效性,進行嚴謹把關,同時還得思考,它未來是否具備量產能力;立委認為並非一時半刻或靠單薄人力能成就,而是需集合國家隊力量,共同厚植台灣中醫藥能量。
(民進黨立法委員 Saidhai Tahovecahe(伍麗華) Rukai
Dmphiyu gaya Mingcintu
Saidhai Tahovecahe(伍麗華) Rukai
我們必須要用國家隊的概念,透過科技的幫忙,透過我們地方的原鄉,透過這些中醫藥界的(專家學者),把這件事情讓政府重視,不要讓原鄉走冤枉路。)
為廣納產官學意見,11月19日立法院舉辦《台灣原鄉藥用植物種植公聽會》,不只為部落尋求產業新出路,也呼籲政府善用國家隊分工合作,在原鄉有限土地上,創造地方創生跟產業永續的無限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