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把焦點轉到地方議會,屏東縣議會第19屆第6次定期會議,四位原住民議員輪番上陣,在今天(25日)進行縣政府施政總質詢,話題聚焦在土地、都會區原住民參政權、原鄉工程重建、基礎設施修復以及社會福利等議題上。
(屏東縣議員 何長成 排灣族:
本縣的國土計畫已經中央核定,鄉親最重視也最關心的就是有關,我們的建築用地部落範圍,還有我們使用分區劃定的部分)
"屏東縣國土計畫"在今年4月30日公告實施,並開始國土功能分區劃設作業,由於原鄉地區長期存在建地、公共設施,以及民生產業用地不敷使用的問題,縣議員質詢縣府如何來符合原鄉的需求。
(屏縣府地政處長 陳錦屏:
目前是已經到了期末報告的階段,期末報告如果審查通過之後,我們就會下鄉到各鄉鎮市公所,來做公告跟公展同時我們也會辦,說明會來聽取地方的意見,收集了意見之後,我們就要循序在報國審會)
目前設籍在屏東市區的原住民已超過5,100人,為了保障都會區原住民的參政權與福利,縣議員提出屏東市區增加一名原住民代表的可行性。
(屏東縣議員 高惠芬 排灣族:
現住屏東市原住民人口數已5,175人,屏東市增加一名原住民籍,市民代表的可行性)
(屏東縣長 潘孟安 馬卡道族:
4,900多是山原 平原的身分是800多個,如果要用都市屏東市要做市民代表,它的法規是規定平原是要1,500位,所以可能是要修法山原平原併的話,那這個就比較有可能)
另外,為了減少排碳量,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廣使用電動車,電動汽機車數量也越來越多,為了滿足車主的充電需求,縣議員提議在水門轉運站增設充電站。
(屏東縣議員 杜仁勇 魯凱族:
電動車流行是趨勢因為符合政府需求,我們認為應該在水門(轉運站),設電動車的充電站)
(屏東縣長 潘孟安 馬卡道族:
那是一個原漢原來的交易地,所以那是四通八達不會為單一個部落,而且經濟效益會比較高,所以這個部分我們會來評估)
8月初的盧碧颱風,造成屏31縣道坍塌,如今修復工程遲遲未發包,不僅影響部落居民進出安全與不便,也影響後端的工程施作。
(屏東縣議員 江金妹 排灣族:
屏31縣(道)這一條路,應該說在原鄉是主要道路,何時可以修復)
(屏縣府工務處長 楊慶哲:
我們預定12月就可以來辦理發包,所以我們預計大概如果順利的話,應該明年的6月可以來完工)
屏東縣議會25日的施政總質詢,由四位原住民議員輪番上陣,聚焦在國土計畫、都會區原住民參政權、基礎設施修復以及社會福利等議題,希望縣府的施政能更貼近族人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