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4
記者
djupelang / sai /Ranaw

經歷多次強制拆遷 三鶯成台灣首例都市型部落

三鶯 hito' koSa'en minay 1 ray rahoeran hito'

kakhayza'an 'ima rowaSek ray 大漢溪 langi: ka 三鶯部落, hingha' ki 溪州部落. lasiya kakhayza'an 40 tinal'oemaeh ila, koSa'en ray hito' 'oka' ila katal'oemaehan, ray rahoeran o 'akoy ka kapatawawen, 'isa:a' mowa:i' ray tayhoko' tikaehaew ila. lasiya 'akoy 'ima hopay ka kapatawawen, 'ana kakhayza'an ma' hayza' Somibae:aeh ka taew'an 'am 'i'iyaeh, 'oka' ila, komita' ray rahoeran 'ima 'okik hingha' ka kin'i'iyaeh, 'isa:a' lasiya 'iniya komi:im 'aroma' ka kakrowaSekan nak nasiya hito'.

ra:amen ray 三鶯橋 waehoer ka kin'i'iyaeh, 'ana kita'en lalibo' a tomal, 'oka' ila nasiya tilka:an a tomal ray ka:ra' 'i:zo'. Say 三鶯部落 mae'iyaeh komoSa', lasiya Sisingozawen noka mae'iyaeh, 'ampowa' 'okay 'i'iyaeh nak Say rahoeran mae'iyaeh. 'oka' ila lasiya komoSa', lasiya 'iniya rowaSek ray 'ima nak hito' ka taew'an, kayzaeh hil'awan ka hina'azem.

 hini 三鶯部落 monpilaz ila taew'an Siboka: noka to'oya', mae'iyaeh ma' monpilaz pakbowawen. 'isa:a' ray kakhayza'an 3 tinal'oemaeh ila rowaSek ila ray 'isani ka 三峽原住民族生活文化園區, koSa'en noka taywan minay 1 ray rahoeran ka hito'. 'oka' ila 'ana hayza' ila 'ima SaSo' ka kakrowaSekan, ma' hopay a tomal ka hina'azem koSa'en noka mae'iyaeh Siro:o'on ray taywan minay 1 ka howaw. 'isa:a' lasiya 'am nak'ino' pakhingha' nasiya ka hina'azem? koSa'en lasiya Say 三鶯部落 Sapang ka kapatawawen.


原本居住在大漢溪旁的三鶯部落,與溪州部落一樣,多數都是在40年前,因為原鄉農業活動式微,都市勞動力大量需求的情況下,來到台北工作,他們很多都是做工的人,雖然也曾租屋生活,但是面臨都會區的忙碌步調,族人很想找到一個可以落腳,又能複製部落生活的居所,三鶯橋下的生活,雖然看似簡陋,卻在心靈層面得到大大滿足,三鶯部落族人說,有很多人問,為何不找個符合都市想像的住處,但部落都說,我們只是想尋找一個貼近部落的家,讓我們的心有歸屬感,三鶯部落經歷多次政府強制拆遷後,終於在3年前住進現在的三峽原住民族生活文化園區,成為台灣第一個都市型部落,但重建的難題並沒有因此結束,台灣首例的壓力,部落如何在分歧點上找到共識,都是現在三鶯部落正在面臨的課題。

這是2008年2月18日,三鶯部落的早晨,族人還來不及反應,怪手就這樣轟隆作響,不到幾分鐘的時間,10幾年來安身立命的家,碎落一地。

這已經是三鶯部落第七次被政府強制拆除家園。

都市原住民的處境,是台灣社會政策底下結構性的問題,1950年代開始,隨著城鄉遷移的風潮,原鄉農業活動式微,都市勞動力大量需求,花東地區居民陸續遷移到都市謀生,位於新北市鶯歌區三鶯橋下大漢溪旁的三鶯部落,就在1980年形成,北上工作的阿美族人選擇一個與部落相似的環境,在此地落腳生活,最大規模達到140多戶,三鶯橋下的生活,雖然看似簡陋,卻在心靈層面得到大大滿足。

三鶯部落族人
潘金花 阿美族
Say 三鶯部落
潘金花 Amis
不得不離開(原鄉) 因為欠銀行 也欠了農會 就因為這樣就不得不離開 慢慢把債務去解決 一項一項的解決 那時候阿伯還很年輕 他還可以做粗重的工作 我只能在醫院當看護

1994年,當時的台北縣政府水利局以台北第三期防洪整治為由,通知大漢溪河床上位於行水區內的違建戶搬遷,否則將依法進行拆除,並且沒有提供任何安置措施。

三鶯部落自救會顧問
江一豪
三鶯部落自救會kamamin'ae:aew
江一豪
三鶯部落情況就是從2月分以來 除了一些物資 一些關心之外 對於三鶯部落的何去何從 一個所謂的比較漫長的路到底該怎麼走 一直沒有人給他們明確的答案 唯一明確的答案是 怪手隨時會再來

三鶯部落族人
潘金花 阿美族
Say 三鶯部落
潘金花 Amis
它用那種公權力的方式來壓著我們 那時候我們也心裡七上八下 不是那麼容易 被拆以後 心裡非常的焦慮 搞不好明天又來拆 後天又來 那心裡很痛苦 很焦慮

多次被政府強制拆屋,族人悲憤的心情推到最高點,走上街頭,抗議陳情,甚至落髮表達原地居住的決心,

族人難過的是政府只給部落搬遷的唯一選擇,甚至逕行決定興建隆恩埔國宅,卻不願意傾聽族人的聲音。

新北市原民局副局長
陳碧霞 阿美族
新北市原民局tahtahoki'
陳碧霞 Amis
當時隆恩埔的興建 也是為了要解決我們河海濱聚落行水區的問題 所以才會蓋了隆恩埔 大概提供了150戶的空間 在97年完成興建 開始協調我們的族人 陸陸續續去進住到我們的隆恩埔國宅 但是經過我們這樣 大概1 2年的時間 去做一些 到部落去辦說明會 但是他們的入住意願不是那麼的強 所以在入住率部分就不是那麼的好 所以我們那時候認為 可能就是他們的需求 或許我們可以再聽聽他們的需求

2008年,三鶯部落成立自救會,連結遭受同樣拆遷命運的河岸聚落,共同對抗政府,也慢慢凝聚學界和社會的關注,累積對於都會區原住民族居住議題的輿論力量,終於讓當時的台北縣政府,不再堅持要居民遷入國宅的唯一選項,而是慢慢朝向異地重建的方向討論,不過因為是全台灣首例,如何突破現行法令,如何進行土地的選擇,如何協助族人籌措經費,如何在房屋所有權上解套,都是政府與族人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新北市原民局副局長
陳碧霞 阿美族
新北市原民局tahtahoki'
陳碧霞 Amis
土地 我們就盤點了新北市國有土地或市有土地的 土地空間在哪個地方 區位在哪裡 然後找了他們的需求是說 希望不要離我現在居住環境太遠 再來就是家屋經費問題 因為族人確實在經費上是有一些困難 所以我們那時候就討論 有沒有可能就是一部分的錢由族人自己成立所謂的公基金 這是一件 另外一部分的錢我們想辦法 看是不是可以找銀行去辦理貸款 再來3分之1是由新北市政府協助 所以家屋才會有333這樣一個模式

三鶯部落自救會跟政府協商,達成異地安置,重建部落,自力造屋的共識,部落集體向國有財產屬承租位於台北大學旁,隆恩街上的3公頃土地,房屋坪數從18坪到36坪,期間雖然經歷工期延宕,貸款受阻等問題,也終能獲得解決,部落42戶族人終於在2018年正式入住。

三鶯部落Tapang
陳美蘭 阿美族
三鶯部落kakbazae'an
陳美蘭 Amis
這一路走來真的很辛苦,一直到現在到今天,心裡的一塊大石頭才卸下來,真的很感謝很多在支持我們的一些族人,就是河岸部落的一些部落,要不是他們的支持,沒有我們今天的三鶯部落。

三鶯部落族人
潘金花 阿美族
Say 三鶯部落
潘金花 Amis
一則喜一則憂 你很高興有了這個房子 有了安居很不錯 很棒 就是跟一般的漢人沒什麼兩樣

三鶯部落成為全台灣第一個都市型部落,但重建的難題並沒有因此結束

三鶯部落團結互助協會祕書
阿里 阿美族
三鶯部落團結互助協會祕書
阿里 Amis
被慣稱是全台灣首例 它是一個壓力 聽起來好像是 台灣首例竟然出現在三鶯部落這裡 可是它會相對會被形成 你要做好 你得做好最好的一個榜樣 你做不好 就不會有下一個部落


三鶯部落族人
潘金花 阿美族
Say 三鶯部落
潘金花 Amis
關於生活品質是有進步 比以前好很多 確實是有 這個當然要感謝府方 確實付出了 為三鶯部落沒有錯 但是產權(現歸為協會) 地上物是我的 地下是你的 國產署 我尊重 沒辦法協會已經 剛剛我們講了 法人這問題 也好 保護自己也好 但是現在呢


三鶯部落團結互助協會秘書
阿里 阿美族
三鶯部落團結互助協會祕書
阿里 Amis
很多人的想法會認為說 我既然房子已經有了 也是我自己蓋的 我自己花了那麼多錢 應該是我想要做什麼就做什麼 或者是我將來老了 子女也不想住這裡 我是不是可以去把它變賣 然後部落的多數人的想法是 如果朝向這個方向 那很快三鶯部落不用10年它就倒 因為隔壁鄰居可能 明年就不是你所認識的那個人 它會變成很混亂 所以大家的想像 既然租地 這個地方是跟國產署承租20年 那我們就把它牽制在 互相綁住到20年 將來20年之後 依部落年齡層 目前被安遷的這些人 可能年齡上已經高了 可能有的人或許沒有住在這裡了 大家認知是 20年後就交給青年

房屋所有權成為族人住進新住所後關心的重點,也因為在共識上仍有分歧,因此影響了部落情感,

新北市原民局副局長
陳碧霞 阿美族
新北市原民局tahtahoki'
陳碧霞 Amis
雖然房舍3分之1由新北市政府 但是基於當時再去做討論 他們希望有自己所有權這樣的角度 所以所有權部分的移轉 其實都是在部落法人 但是因為3分之1是由新北市政府出資 所以我們還是希望 在轉移過程當中 不要有買賣這樣的一個方式處理 你要繼承移轉都可以 但是不要有買賣的動作

新北市原民局表示會積極與律師和部落討論,如何在三方合約的內容中顧及彼此權益,讓房屋所有權的問題獲得解決。

三鶯部落族人
潘金花 阿美族
Say 三鶯部落
潘金花 Amis
我不希望年輕人 忘掉了祖先原來在這塊土地上 生存了幾千年 我們現在又都是漢化 還是要保留原來原住民的思維

三鶯部落是全台第一個都會型部落,正式開啟族人和政府,對於社會住宅的另外一個想像,部落以自力造屋方式,在都市的土地上,蓋起族人心中的部落,20幾年的抗爭,組織部落跟政府對話,在原本生硬的法規,找到放進部落藍圖的空間,但是從抗爭走到現在這一步,部落不僅面對著外界的質疑,內部也還在努力,從分歧的意見中找到共識,一路走來,每一個階段面對的課題都不同,但族人說,至少在自主發聲的過程中,讓政府明白,高樓大廈、國宅不是唯一的選擇,也讓族人明白,在都市蓋部落是多麽不容易的事,這場拆了又蓋、無數次的抗爭,都在時間裡消耗彼此的心力,卻也從時間中,在都市叢林裡,一步一步找到了更貼近部落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