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壽豐鄉水璉部落過去因交通不變,稻米糧食難以運輸,當時國家糧食局就地蓋糧倉儲藏,隨著公路開通,交通發達,糧倉逐漸沒落成閒置建物,在地協會藉由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計畫,修繕糧倉,並邀請藝術家將部落遷移史生動呈現在壁畫上,遊走其中,彷彿置身一座生活博物館,未來將成部落深度導覽的新據點。
掛在牆上的百年文物,搭配生動的壁畫,讓原本沉悶的空間成為水璉部落的活歷史,訴說族人近百年來的生活樣貌。為了分享水璉部落的人文歷史,在地協會翻修45年歷史的舊糧倉,搖身一變成為部落生活博物館,而民眾到訪時也可以結合動態遊程。
(吉籟獵人學校負責人 Panay Falaw 阿美族:
我們可以定點式地來了解,也可以場域再擴大一點,因為水璉部落不是只有糧倉,我們有山有海有溪,所以你可以玩山玩海玩溪,可以慢慢地被發掘,慢慢地去認識。)
本次計畫暨由東管處的經費挹注,歷經至少半年的時間,結合在地的力量進行空間改造,未來糧倉除作為解說站之外,未來將成為文化展示的多元場域。
(吉籟獵人學校負責人 Panay Falaw 阿美族:
回鄉不容易,所以我們希望透過幾個點的發展,最主要還是希望說帶動整個水璉部落都能夠亮起來,吸引更多年輕人回鄉帶動部落經濟,最重要的還是傳承老人家的生活智慧。)
(交通部觀光局東管處長 林維玲:
他們都要面對很多的挑戰,其實這是必然的過程我們也很感謝,這些部落夥伴可以堅持下去,因為我們相信我們都是走在對的方向上面,而且是對整個部落有幫助,所以我們希望大家可以給他們加油打氣繼續一起努力。)
現階段還在初步營運階段,為了維持品質《水璉生活博物館》固定每周六開放,可線上預約導覽,歡迎民眾前來欣賞玩味,支持原鄉產業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