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被學者稱為動物沙漠的來義鄉,部落獵人不能合法狩獵,山林充斥非法狩獵,生態環境每況愈下,因此在地耆老一直期盼山林能重回傳統秩序,2017年林務局與部落開啟狩獵自主管理計畫試辦,2018年1月來義鄉就率全國之先,成立第一個狩獵文化協會。
2017年林務局與部落開啟狩獵自主管理試辦計畫,隔年來義鄉就在公所的支持下成立傳統狩獵文化協會,但其實狩獵管理,在部落間已經醞釀很久,因為過去非法狩獵充斥山林,生態環境每況愈下,因此族人都希望能找出一套方法,重建山林傳統秩序。
(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教授 吳幸如:
來義鄉想要成立一個(狩獵協會)這樣子的一個組織,已經醞釀了超過10年了,因為我本身20年前,就開始在來義鄉做我的博士論文,所以那個年代我認識了很多,來義鄉各個部落的一些狩獵者)
(來義鄉耆老 drangadrang(林時吉) 排灣族:
從開始因為吳老師也常常,到我們這個部落那個(田調),跟尤老師 尤振成老師,我們在談這個(成立協會)事情,已經談了很久,有這個吳老師剛好促成這個事情)
來義鄉因為還維持排灣族傳統祭典與文化,部落狩獵者仍扮演重要角色,協會成立後得到在地部落相當的支持。
(屏東縣來義鄉傳統狩獵文化協會理事長 羅名宏 排灣族:
譬如說除喪,獵人都會到山上獵取動物,來關心我們的喪家,或者有祭典的時候,獵人也會到山區打獵,把這些獵物能夠回饋,分享給我們的部落)
部落與國家開啟狩獵自主管理試辦,部落狩獵者們終於不需要再躲躲藏藏,逐漸找到文化中的認同與自信,傳統道德觀也隨之重新建構起來。
(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教授 吳幸如:
我覺得那種獵人的榮耀回來之後,那個cinunan的精神回來之後,其實就會讓這件 這個氛圍,這個社會上的就是所謂的道德意識吧,就會覺得說我今天擔任一個分享者,是一個cinunan的話,我是榮耀的,我在這邊走路是有風的)
(來義鄉耆老 drangadrang(林時吉) 排灣族:
就好像說這個獵人,好像要去殺人的那個意思,雖然人家這麼說獵人 獵人,我們在我們協會最好是,在文字上 記錄上就是用狩獵者,不要稱呼獵人)
來義鄉傳統狩獵文化協會成立4年,透過獵物回報機制、動物監測、生態復育,正一步一步落實自主管理。
(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教授 吳幸如:
原住民用他的傳統文化的知識來的,尤其是那一套自然資源的管理系統,來管理自己的山林,這個是目前全世界,經過非常多的國家去證實出來,是一個最有效保育生物多樣性的方法)
(屏東縣來義鄉傳統狩獵文化協會理事長 羅名宏 排灣族:
屏科大的一個協助,還有法律專家的一些建議,我們也制定了我們自己的,所謂行政契約的一個草案,這部分也送到我們屏東林管處,目前還是草案,還在研擬當中)
來義鄉傳統狩獵文化協會以傳承文化為主軸,生態永續為目標,期待未來與林務局簽訂"行政契約",狩獵文化意涵都能被實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