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藻大學傳播藝術系,影視組學生,今年的畢業專題,正是以高雄桃源拉阿魯哇族為主題,記錄聖貝祭過程,用鏡頭帶領觀眾了解,目前拉阿魯哇族文化傳承處境。
文藻大學傳播藝術系學生,以高雄桃源拉阿魯哇族為主軸,記錄聖貝祭、文化復振的心路歷程,以"我是第十五族"命名拍攝紀錄片,作為畢業專題,4號舉辦成果展。
(專題《我是第十五族》導演 陳芝儀:
我會覺得說為什麼2014年,他們正名了之後,還是那麼多人不知道有這個族群,所以才會覺得說,我應該要把片子完成,才會延伸到做畢業製作)
(專題《我是第十五族》攝影 吳瓔潔:
我們主要是會去拍他們,三月有一個祭典叫做聖貝祭,那包含他們學校,有一些族語課程這些等等的)
其中受訪族人也到場參與,像是達吉亞勒青年會幹事陳思凱說,紀錄片不僅讓外界認識拉阿魯哇族,更是讓族群內部青年,知道自己是誰,如何替文化傳承盡一份心力。
(達吉亞勒青年會幹事 Avi hlapa'ahlica (陳思凱) 拉阿魯哇族:
其實更重要的是這個影片,可以去讓我們的年輕人去反思說,到底身為一個拉阿魯哇族,哪些事情是很重要的,哪些事情是我們應該要在,我們有限的時間有生之年的時候,我們可以一起去努力的)
(專題《我是第十五族》企劃 劉希蘭:
越是像這樣少數民族的文化,越是應該要被傳承下來,尤其是他們其實非常地不容易,而且他們在傳承過程當中,其實歷經非常多的困難,也讓我看到了其實,越是像他們這樣少數的族群,是應該值得被看見)
"我是第十五族"紀錄片,呈現了早年拉阿魯哇族雖然被歸類為鄒族,但族人堅持找回文化,加上正名後的青年投入,希望帶領觀眾了解,拉阿魯哇族文化傳承處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