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籲民眾完整接種疫苗,已是全球公認"降低重症比例"的關鍵做法,像是國內最大宗的境外移入輸入國家:美國,光是今天(11)的確診個案,就至少新增113萬人染疫,但白宮首席醫療顧問認為,只要大家完整接種疫苗,不只能夠達到群體免疫,幫助疫情逐漸回穩,也是變種病毒朝向"輕症化"發展的重要先決條件。
隨著傳染力更強的Omicron變異株現蹤台灣,再嚴的疫情防線,如今也擋不住無形病毒,潛入社區。
(台北市長 柯文哲:
全世界一天兩百多萬的新增案例,你看最近入境這麼多,我倒覺得這樣,遲早會有一些零星感染,重點是不要爆發就行了)
眼看國內本土病例連環爆,連台北市長柯文哲都直言,台灣當前追求"零確診"成本太高,目前北市策略,就是盡可能匡列疑似個案,力求不讓疫情爆發。因為對比國內最大宗的境外移入輸入國家、美國,11號單日確診個案再創新高,至少增加113萬人染疫。
(白宮首席醫療顧問 安東尼‧史蒂芬‧佛奇:
如果我們要成功擊敗Omicron,接種過疫苗的人要再去打,第二劑 第三劑 顯然的,沒有接種過疫苗的人,要去接種疫苗)
正如去年底,白宮首席醫療顧問佛奇所預估,2022年1、2月,美國將迎來新一波疫情高峰,到時候多數美國人遲早都會染疫,但若完整接種三劑疫苗,將可望降低重症比率,並達到群體免疫,幫助疫情逐漸回穩。
(美國總統 拜登:
從許多案例中可以發現,如果你感染COVID-19,但卻沒有接種疫苗,有些人可能因此死亡,這是可以避免的死亡)
包括美國總統拜登也在鏡頭前,多次苦口婆心,呼籲民眾要把疫苗打滿、打好。回到台灣,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召集人李秉穎也觀察,如今變種病毒正朝向"輕症化"發展,但先決條件,必須是多數國人都要有免疫力。不過國內仍有1/4人口未完整接種,若這些人一旦感染,將有可能提高重症比例,因此再次呼籲民眾,面對Omicron不必過於恐慌,但該做的防疫措施、該打的疫苗,都得落實,才能共度疫情難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