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來看到,新竹縣市合併升格議題,政大在今天(11)舉辦"指南政策論壇",也藉此分析,竹竹合併的優缺跟影響。
(政大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 張鎧如:
各個縣市 條件上面,雖然都是同一個官職等的,這樣子的一個位置,但是坦白說,你的資源真的是差滿多的,那在這樣不平等的情況之下,你說要統合,去提升地方治理的一個能量,其實是有困難的)
竹竹合併,在行政轄區調整上引起許多討論,但焦點多聚焦在政治或選情上,而為了有更全面性的討論,政治大學在11號,舉辦"指南政策論壇",透過各領域學者的分析,將竹竹合併議題拆解,從國土資源、地方治理和財政劃等面相去細談。
而對於原鄉來說,最擔心的莫過於合併後的資源不增反減,犧牲原鄉各項權益。根據財政學系教授陳國樑提供資料顯示,縣市升格後,國稅部分的"普通統籌分配稅款",直轄市分配占61.76%、縣市占24%,直轄市會是縣市的2.6倍,升格似乎獲得較大的財源挹注。但對於縣市的地方政府而言,除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外,每年直逼2,000億規模的"一般性補助款",以108年度來舉例,一般縣市可獲得補助1,120億,而直轄市補助卻只有530億。將普通統籌分配稅款與一般性補助款合計,看平均每人獲配金額,會發現,直轄市每人平均獲配到的金額,足足少了一般縣市民眾1萬多元,因此教授認為,合併前應該先把統籌分配稅款跟一般性補助款合併,才能有效平衡財政上資源不平等,減少城鄉差距。
(政大財政學系教授 陳國樑:
可以把統籌分配稅款,跟一般性補助款把它合併,然後讓我的統籌分配稅款,跟一般性補助款,能夠專注在衡平財政的城鄉差距,從這個角度出發的話,那我相信,我們就可以避免在合併的過程中,然後導致一些比較偏遠的,鄉村地方,在合併的過程中,變成就是受害者 )
學者們透過全面剖析升格問題,以及提出政策建議,期望激發大眾多面向的思考,並增加對公共議題的接觸和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