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族人更了解土地議題,環山部落辦理考古地圖工作坊,邀請學者分享調查經驗,也希望讓更多人了解考古的工作內容跟重要性,也喚起族人對部落土地的歸屬與認同。
(政治大學民族系教授 官大偉 泰雅族:
透過一種參與的部落地圖的,大家去重新去思考,我們這種歷史中的記憶,或是在實踐中的土地的知識的,然後把我們傳統領域的,土地文化的知識呈現出來,我覺得就是我們要去應對,未來的國土計劃的挑戰,很重要的知識的根源)
講師經驗分享,讓學員能夠更了解如何關心部落土地議題,環山部落辦理考古地圖工作坊,除了喚起年輕族人對於土地認同,也邀請許多一樣對部落土地有使命感的學員共同學習。
(環山部落居民 陳冠歷 泰雅族:
就是希望更多年輕人,能夠來上老師的課,因為這樣才讓我們,更了解自己的土地,未來是青年們要承接,所以希望年齡層低的都要去懂這些,不然的話以後都不知道,自己土地發生問題,就不知道該怎麼辦)
(政治大學學生 Miciang 阿美族:
因為我現在發想的題目是,比較想要從女性的視角去,可能去理解說,女性其實也有自己獨特的地方經驗,然後那些地方經驗 ,怎麼去影響她們投入到,阿美族的公共事務中,就覺得是可以學到之後,拿回自己的部落)
在經歷時代變遷跟都市計畫政策等因素,造成環山部落土地逐漸流失,為了回溯土地歷史脈絡,族人也投入部落立體地圖的建構,而環山考古地圖工作坊也是這項工作的延伸,希望族人一起省思部落土地未來發展。
(工作坊計畫負責人 Sayun Simung 泰雅族:
其實我們也必須要先停下來,好好地思考跟沉澱,在未來我們環山部落族人,我們要的是什麼,對 當然我們可以停下來,但是我們還是要前進,然後去思考這些問題,我們才能知道說,透過這些工作坊這些課程,讓年輕人知道各個世代,也知道土地的問題然後未來,我們會面臨到什麼樣的困難,那未來我們怎麼可以一起去面對)
(環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林春娟 泰雅族:
知道說自己土地有哪些優缺點,有哪些優劣勢,一定會有很多的困境,因為我們不是專業人員,對部落來說你如果真的是,因為這個問題有一個覺醒,對部落是個好事)
族人強調,土地議題需要部落共同關心,也期盼透過工作坊課程,提升土地政策知識,同時喚起族人對於土地的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