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yal sraral giqas kawas aring mtzyuwaw ga kbalay gaga Sm'atu
早期泰雅族新一年開始耕作播小米也大概是在這個時候,由於我們沒有文字沒有月曆可供參考,泰雅族會隨著季節變換觀看天象當櫻花開的時候就是該播小米的時候,我們一起來看這一新聞專題泰雅播種祭。
泰雅族的傳統祭儀有兩項重要的祭典儀式,一個是播種祭一個是收穫祭,例如,新的一年開始,要準備播小米以前,必須要先舉行播種祭。
(Watan‧Tanga Atayal 桃園復興鄉溪口部落耆老
對於從前泰雅族來說,這些重要的祭儀是祖先留下來的,因為泰雅族人生活在山林,所有的土產物肉類都是從山林土地來的,是族人生存的依賴,所以為什麼會有這些的祭典儀式,這些重要的祭典像是Sm'atu(播種祭) Smyus(收穫祭)這都是關於依靠山林資源生活民族敬天祭祖的儀式。泰雅族能夠生存就是靠著這些祭祀,來維持生活、繁衍永續。而這些的祭儀的存在,是因為族人心中有那麼一位主宰者作為根本,泰雅族人始終認為主宰者就只有utu ʉ (天神)這麼一位,無論任何重要的事要執行,他們總是以那一位utu ʉ (天神)為主要施行祭儀。一年開始的耕作就先要舉行祭拜儀式Sm'atu(播種祭),要是他們心中沒有utu ʉ (天神),怎會有這些儀式?到了播種時節或採收時節,就可以直接去做,何必費盡心思做這些繁複的儀式。就因為原住民族人心中的信念有這麼一位utu ʉ (天神)。)
播種祭一般是在農曆的年底或年初舉行,過去族人沒有月曆可以看,族人們靠著觀看萬象分辨季節,當櫻花開花的時候就是播小米的時節。這時候一個家族的祭團(qutu ʉ gaga),就會共同進行播種祭的儀式。
(Watan‧Tanga Atayal 桃園復興鄉溪口部落耆老
mameoi ta hosa
關於這些祭祀一個是新的一年要開始工作播小米時,必須要做Sm'atu(播種祭)的儀式,這個儀式是這樣的。在舉行播種祭儀式之前,男子會先去打獵,獵取獵物,女子在家搗米、釀酒,這些是為了準備祭典的供品。這些祭品都準備好之後就可以開始舉行這一個祭典儀式,這是由一個家族的長者,為主要的主祭者來帶領舉行儀式。舉行前要預先去耕作地開闢一小塊地,大約一兩公尺平方大小象徵性的,另外一個要做的是Pzil的動作,Pzil是挪移、移開的意思。要移開哪些東西呢?像是苧麻是未經織過的苧麻絲,再來是針、剪刀、梳子等,將這些東西收拾起來,放在孩子不容易觸摸到的地方,有的會收到倉庫裡。另外是"火",因為從前泰雅族人有養火的習慣,這時候要將"火種"熄掉,然後重新再取火,表示新的火。但不可以到隔壁鄰居取火,平常時候家裡的火可能也會自己熄掉,然後可以去隔壁鄰居借火。但是在做這一個儀式的時候,不允許去借火(要自行取火),這是Pzil(禁忌)必須要做,而且要注意的事項。)
播種祭(sm'atu)目的是祈求上蒼、祖靈在這新的一年能夠風調雨順五榖豐收,也是慶祝新年的到來。
(Watan‧Tanga Atayal 桃園復興鄉溪口部落耆老
mameoi ta hosa
做好Pzil(禁忌)這一個動作之後,接著要開始做sm'atu (播種祭)的儀式,在儀式的前一天傍晚,每一戶人家推派一位男子到主祭者的家來,小米糕也搗好了,至於小米種子就是取自去年的摘穗祭留下來的種子,因為摘穗祭事先取下的十二支小米穗,今年的播種儀式就用種子就是用那個種子(cina)做儀式。準備好小米糕、酒等,帶著小米糕及裝在竹筒的小米酒還有野肉,然後在凌晨主祭者帶著兩三個人(每戶代表)來到事先墾好的耕地,這時必須要在日出以前做好儀式,如果錯過了日出以前就不好,那叫smqanu(翻白眼)了,smqanu(翻白眼)代表不吉利,所以要在日出以前到達做儀式的地方。拿出貢品小米糕,將小米種播下去,小米酒澆在耕地上,主祭者在做動作的同時,口裡也在說,他說些什麼呢?說出過去一年的生活狀態,產物收成如何,或健康或病痛或是有人過世,一一陳述這一個家族(祭團)發生的所有事情,然後獻上祭物。過去一年的生活不論生老病死都在天神的掌握中,新的一年又到了,祈求在這新的一年,一樣的再賜福予我們,藉由這樣的儀式,今年再賜予我們五穀豐收,狩獵的時候賜予獵物給我們。主祭者念念有詞,在這同時也呼喚祖靈,一起來分享我們後代獻上的祭品,然後儀式結束。儀式就這樣簡單隆重,回家的時候身邊還留有的供品小米糕、酒,揹在行囊裡,並留下斟滿酒的竹杯在祭場。在回家的路途中大家邊喊說:『我們的收穫滿滿,揹著滿滿穀物、獵物…』邊走邊喊著回家,祭場離家大約三、五十公尺而已,這時所有這一個祭團的家庭人員都已在主祭的家門前等候,等著去執行祭儀人的到來,這時主祭者會將帶回身上的小米糕,一一的往在等待的人的口中塞,還有酒一個一個的給大家喝,這些儀式都完成後才各自回家。每一戶人家再者祭家門前等餵食這一個動作是什麼意思?因為這些東西都已經過了獻祭的儀式,所以代表它帶來了祝福,所以主祭者餵食那個動作,代表大家都已經接受了這個祝福這樣的意義,這是sm'atu(播種祭)儀式的過程。做完了播種祭儀式大家就會好好的休息幾天,這幾天互相請客吃飯喝酒,這個祭儀有兩個意義,一個是等於過新年一樣,最重要的是在新的一年,祈求上天的祝福,必須要做這樣的儀式。)
播種祭儀式不單只是針對播小米的儀式,也包含了一年裡狩獵時希望也可以順利取得獵物。
(Watan‧Tanga Atayal 桃園復興鄉溪口部落耆老
mameoi ta hosa
完成了播種儀式之後的第三天有一個儀式叫Pramu'(出血祭)這個的目的是要見血,長者會帶著青年象徵式的去打獵,不論獵物大小,或小松鼠、飛鼠、山豬都行,只要獵到任何獵物,手到沾到血了就可以了,表示這個獵物的血潔淨了先前做的播種祭儀式。最後,是象徵式的除草,除草就是除之前做儀式時播的小米,當它發芽的時候就去象徵式的除草,做完了最後這一項動作,才算是完整的結束了sm'atu(播種祭)的所有儀式。)
原住民的祭典儀式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儀式的重點並不是只在日出前的那一小段時段而已,其實整個祭典儀式的神聖性,是從準備工作就已經開始了,這些過程都包含在整個祭儀的程序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