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5
記者
ljavaus (楊高潔)/Uliw(李承遠) 台北市

原文會.世新攜手合作 出版"族群記者之眼"

nimilovot o 原文會 aka no 世新 a mapapo so vakong

世新大學新聞學系,為了推動族群素養教學的實踐,與原文會合作,邀請多位資深原住民媒體記者,接受新聞學系學生深度採訪,並將成果出版《族群記者之眼》一書,記錄前輩們為族群新聞努力的故事。

為培養學生更深的族群素養,世新大學新聞學系與原文會合作。透過與資深原民記者的訪談,讓學生從中了解,族群媒體在社會上的定位和重要性。也將記者們的故事,紀錄整理,共同出版《族群記者之眼》一書。

發表會上,書中主角們不僅蒞臨現場,與同學們分享故事,也透過贈書儀式,期望同學們將族群媒體的精神,延續下去。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董事長    Maraos 雅美族:
panirsirngen do yanbonkay
世新把原住民(族)電視台,從成立前 成立後,而且是在繼續在經營的原民台,那所有的媒體的從業人員,都做了非常仔細的紀錄跟訪談,那其實從這些,訪談或者像我這樣的媒體從業人員,其實就是原住民傳播的一個歷程,所以這樣的一個紀錄,可以說是一個文獻)

(原視新聞部副理    Isuth Balincinan 布農族:
panirsirngen do 新聞部
從一個多年的媒體記者,這樣的一個角度來看的話,我真心的認為,我們是這全世界重要的媒介,因為我們是這個族群,各個族群當中很重要的一個槓桿人物,我們要讓我們自己的族人知道,世界發生了什麼,我們也要讓這世界知道,我們原住民族的存在)

不僅培養族群素養,對於大多不是原民身分的同學來說,訪談過程,也是加深認識原民文化的時刻。

(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學生 林庭安:
daygakosi
之前在採訪的時候,畢竟要去部落採訪,所以會更加的用心,因為那個採訪是全部落都會在關注,所以就覺得,以後也要秉持這樣的精神)

(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學生 謝欣汝 :
daygakosi
一開始我們是對原住民的事物,其實都不太熟悉,但是經過這次採訪之後,我們就,伊書兒副理 她有跟我們講說,可能部落裡面的事情,然後還有她從記者當到副理,可能遇到的困難跟很多困境問題)

(世新大學新聞學系主任 林思平:
daygakosi
我們從一步一步地開始,我想這是一個,一連串的一個過程,我們要從了解,然後進而尊重,進而呢 像 例如說漢人同學,如何在爭取原住民的權益上,共同努力)

在與新聞前輩們的交流中,學生們也期許自己未來也能成為一位有專業、有態度、有觀點的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