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31
記者
Aras Sawawan(陳鵬飛) / puljaljuyan(李耀維) 新北烏來/新店/台北市

菜車往返都市.部落 每日不懈提供日常所需

部落裡熟悉的景象,就算現在是準備迎接新年,但穿梭在部落街道的小小貨車,網網也幫助大家解決很多生活上的需求,像是村莊裡的菜車,現在我們一起來到新北市的烏來,看看這個在地方上有著特殊人文風情的菜車文化。

入夜的台北飄起細雨,正當整座城市熟睡時,位在萬華各大批發鮮食市場,已擠滿等著採購大量食材的買家。

來自新北烏來的陳明忠大哥,也來為自己的"小戰車"補貨,而這熙攘的市場裡,講求的是速度。

確定好貨品,不一會兒的工夫就搭車隱身在人群中,前往下一個批發市場。

阿忠哥的小戰車,就是這臺藍色中古小貨車,也就是你我常見的部落菜車。阿忠哥凌晨兩點就到環南市場等四個地方補貨,每天五點以前就要回到烏來,把貨品整理一遍。 

(菜車老闆 陳明忠 泰雅族 vs. 記者 Aras Sawawan(陳鵬飛) :
賣菜最重要的是擺菜,對啊我都很好奇你怎麼擺,第一個就是要給人家看到說,菜在哪裡 有什麼菜,所以每天研究這個菜,很那個耶,哇 )

擺菜堅持要整齊!像是一摸就散的茼蒿,要用袋子分裝好。哪邊是蔬菜區,哪邊是生肉區,都有固定動線。像拍攝隔天有寒流報到,阿忠哥車上就備有湯底、金針菇等火鍋配料,菜色也要因天氣、節日規劃好。

符合這幾項理貨原則,早上八點就要準時出發。

沿途播放的泰雅族歌謠,是阿忠哥與居民的默契。阿忠哥的菜車九點半以前要趁長者進文健站,到桶壁部落等候,十一點半以前,就要先到Rahaw部落文健站等長者下課,因為這些都是他的老顧客。

(烏來區居民 李女士 泰雅族:
這幾個就是來這邊上課,每天來嘛,有車子賣菜我們就順便來買 )

但在烏來,早已有其他菜車進入,即便阿忠哥是當地人,但他的"車齡"卻比外面來的菜車小很多。經營上,確實要花不少心思。

(菜車老闆 陳明忠 泰雅族:
有時候像客人今天跟我講說,今天什麼東西沒有,比如說今天沒有高麗菜,我就會講說它請假去玩,類似這種方式客人也比較會接受 )

(記者 Aras Sawawan(陳鵬飛) vs.烏來區居民 簡女士 泰雅族:
認識了啦,很熟喔,他們都來賣好幾年了,因為老闆講話也很好笑啊,他很會開玩笑 )

(菜車老闆 陳明忠 泰雅族 vs. 烏來區居民 陳女士 泰雅族:
他說你調皮啦,你30歲40歲你(會)跳舞,會啊我會真的跳,你知道這條路都是她的 )

幾句玩笑,拉近與居民的情感。但阿忠哥認為更重要的,是與居民間的信任關係。打開筆記本一頁又一頁,記著每個人託付他買的食材,好在現在也有通訊群組,讓阿忠哥更能"使命必達"。

(烏來區居民 高小姐 泰雅族 vs. 記者 Aras Sawawan(陳鵬飛) :
他之前來沒有來的時候,我們還要跑到新店,對啊,如果家裡沒有車的話,媽媽說買菜,我們大概一個禮拜要下去兩次,如果他一個禮拜沒有來,會不會對你們有影響,會喔我們會很想他,明忠你怎麼還沒有來)

(菜車老闆 陳明忠 泰雅族:
我從事這個已經兩三年了,可是從以前就有菜車,已經變成一種依賴性,所以他們知道什麼時候菜車會來 )

從信任到依賴,一臺菜車上載的不只是部落居民所需食材,上面也累積阿忠哥日夜顛倒補貨的堅持,理貨的擺放原則,以及準時並使命必達的態度。

(菜車老闆 陳明忠 泰雅族:
其實這好像小小的世界一樣,因為到這個車子外面,就是別人的世界,你走到裡面就是你的世界,可是當每個人進來都是不一樣的人 )

這個世界有來自不便下山的長者,也有趕著去工作的家長,每天五味雜陳的情緒投入。阿忠哥說,主持這個世界就是要有耐心,他不去想是否有停駛的一天,而是想如何將這些化作菜車燃料,繼續播著音樂開進每個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