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5
記者
zemzem(古聖典) 台東太麻里

金崙大橋通車分流過路客 開啟觀光發展新契機

原視新聞交通建設的系列報導,我們這一次來到南迴地區南迴公路的拓寬工程,現在也成就了台東往來南高屏地區的順暢的交通,而經常使用這條道路的朋友,也絕對會被有全台最美高架橋,也就是金崙大橋的美景吸引助,但這也對舊有的台9線、金崙段人車的盛況不再,也衝擊到了在地的產業發展,正當族人陷入愁雲慘霧之際,國內蓬勃發展的旅遊觀光,成了一股強大的潮流,讓地部落開啟了不同的契機

右邊是湛藍太平洋,左邊是翠綠的大武山林,而中間筆直的分界線,就是擁有全台最美高架橋之稱的「金崙大橋」。

(記者 zemzem (古聖典) 排灣族:
金崙大橋全長3.5公里寬度達14公尺,2017年底完工後就被譽為全台最美高架橋,成了國內知名朝聖的景點,只是隨著大橋的通車,許多駕駛不再走原台9線金崙段,雖然大幅改善部落交通壅塞情形,卻也相對降低了部落產業的能見度,而這也是在高架橋建設之前,部落居民最憂心的地方。)

(小吃業者 張秀蘭 排灣族:
那個橋通過的時候,應該會影響我們的生意,以後我們這邊的生意,我們要改到多良火車站那邊。)

(溫泉業者 賴威華 排灣族:
周邊的一些店家絕對受傷很大,那些部落族人就是,從以前到現在都是靠這些路過的這些客人,才會有一些微薄的這個收入。)

金崙大橋完工前,每逢年節假期,金崙村上演塞車、回堵的景象,為了解決地方多年交通問題,政府斥資近15億耗時4年打造金崙高架橋,如今完工通車滿5年,部落車流明顯減少,至於部落產業是否受累?

(金崙村民 何敏華 阿美族 :
就是遊客多了,然後因為吃的這邊比較少,所以現在慢慢地增加了也是有好處。)

(金崙村長 陳志偉 排灣族:
會進來部落裡面的他就很單純,純粹就是來這裡觀光來這裡遊玩,其實反而讓部落裡面,看似好像車流量沒那麼多。)

一座新橋,雖然讓車流減少了,卻也分流了趕時間的過路客,留下為觀光而來的指名客,再加上疫後國旅大爆發,金崙部落在最美高架橋的助攻下,觀光產業瞬間蓬勃,也開啟部落更多元的發展契機。

(旅行社總經理 王岳聰:
我們希望透過藍皮列車能夠跟地方有很多的連結,尤其在金崙這個站點,我們跟地方創生有很深的連結,也讓地方更活絡起來。)

(金崙民宿業者 戴永明 排灣族:
只要藍皮火車他們能夠來的這個這條路,我們的一些在地的產業,也都可以有一個很好的銷路。)

交通建設猶如兩面刃,帶進人潮、提升經濟產值的同時,卻也不免伴隨一定程度的開發。

(金崙村長 陳志偉 排灣族 :
觀光首要的絕對是環境問題,高度開發的時候,反而是殺雞取卵,殺雞取卵的觀光方式。)

一座大橋建設,減少了人車輛,但金崙部落坐落在山海之間,溫泉觀光發展已久,少了車流量,卻也讓部落得以喘息,重新思考地方發展。然而如何在日常起步後,永續經營「原味」觀光,讓遊客穩定回流,目前答案仍在摸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