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8
記者
Kimliyan Masikadr(陸萱) / uliu(郭亞文) 立法院

38婦女節 北市每月補助國中女生生理用品費

今天(8)是國際婦女節,月經貧窮議題也開始受到重視,也有些政府單位給予補助,而今天(8)時代力量和台灣環保聯盟等團體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在試圖解決月經貧窮的同時,更要有足夠的獎勵和配套措施,推廣可重複利用的生理用品,節省女性負擔,也減少垃圾量。

3月8號是國際婦女節,前幾日台北市率先開跑,提供國中女性每月200元,可到指定便利商店,兌換同等價值的生理用品,接軌國際消弭月經貧窮,但同時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和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指出,一次性生理用品的使用,必定會產生垃圾和環境問題,而目前市上雖然有推出環保生理用品,但使用率卻不高。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教授 劉炯錫:
當你(垃圾零廢棄)細分類完了之後,發現還有一些減不下來的,什麼 就是我們的尿布 生理用品,它拿去燒它又很多水分,坦白講不適合燒,掩埋又很蓬鬆很佔體積)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減塑專員 葉晏慈:
我們在研究方面(發現),大多人不想或是,不太會使用的可能原因在於,它的清洗麻煩,特別是在於住家以外的場合,我們希望台灣不管是,公共場所或是工作場域,可以一起來營造一個,友善生理用品清洗的環境,例如可以在廁間內去增設,提供清洗用品與雙手的洗手台)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也針對經濟面向,整理出使用環保衛生棉大約需要準備8到10片,重複清洗循環使用,至少可以用2年,一整套花費約2500元;假如使用一次性產品,一年約使用360到480片,女性一生以400次月經週期來算,花費約十萬元,並製造大量垃圾,因此時代力量和台灣環保聯盟等團體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應該要有足夠的獎勵措施,來推廣環保生理用品。

(時代力量秘書長 白卿芬:
願意改用環保生理用品的話,最多我們可以減少,垃圾減量一成,我想這部分需要政府,有更多的政策來支持跟鼓勵)

而月經貧窮議題開始受到重視,但現在社會生活忙碌,大多人還是傾向選擇一次性生理用品,秘書長也說到應該要思考,如何利用獎勵補助機制增加誘因,來推動環保生理用品,未來更走進健康教育課程中推廣,讓環保生理觀念達到加乘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