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立法院4進4出的土海法,原民會將改以分流立法方式,解決原住民族龐雜的土地問題,但面臨土地流失前線的族人認為,土海法既能讓拿回土地自主權,也能推進原住民族的自治空間,不過原轉會委員認為土海法涉及層面廣泛,可能造成國防安全等問題,尤其土地跟海域的界定勢必困難重重。
原住民族土地及海域法3月17日首度搬到立院審查,原民會表示將以分流立法方式,解決原住民族龐雜的土地問題引起正反意見。不過原轉會委員Teyra Yudaw認為,土海法涉及層面太廣泛,反而框住原住民族土地解方的可行性,甚至涉及國防安全跟國際海域等問題,他也提到因為地球暖化海平面上升、斷層板塊移動等,土地、海域發生變動又該如何重新界定?
(電訪 原轉會族群委員 Teyra Yudaw(帖喇.尤道) 太魯閣族:
Oeyen
土海法也有可能涉及到國際海域法的問題,也可能涉及到國家安全,國家國防安全或是海域觀念的問題,恐怕會涉及更多複雜的問題。)
同時Teyra Yudaw也認為土海法制定,缺乏考慮原住民族各族群間的差異性。
(電訪 原轉會族群委員 Teyra Yudaw(帖喇.尤道) 太魯閣族:
Oeyen
各族之間的語言文化跟集體的歷史記憶都有差異,像雅美(達悟)族、阿美族 他們是海洋民族,太魯閣族、泰雅族、布農族、鄒族都是山上打獵的民族,還有內部有父系、母系社會的社會制度也都不一樣,土海法就像是把原住民給看做是語言、文化、社會、制度都是相同的民族。)
然而土海法的制定是台灣原住民族的共識嗎?Teyra Yudaw丟出疑問,但站在原住民族自治的角度來看,一部土海法就包含傳統領域、原住民族保留地以及傳統海域,也有族人認為,若土海法通過才能拿回原民自主生活的部分土地,並有明確的使用範圍,土海法若無法通過,原住民族自治也只能淪為空談。
(電訪 邵族文化協會常務理事 丹俊傑 邵族:
lis ʉ can ta sehoe
最迫切的還是要把土地的使用權責還給各族的人民,讓他們可以有一個自治空間,讓他有尊嚴的跟國家做對等的談話。)
族人談起土地流失,仍然透露出憤慨情緒,儘管現行原民會在土地權益,改採分流立法方式來保障族人土地正義與權益,但族人更期待的是,能夠跟政府平等對話,消弭以主流價值看待原住民族土地,不再限縮原住民族的發展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