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o lalangen ko pipacakay niyam to ecaw saan ko salikaka
花蓮太巴塱紅糯米生活館3月16日,遭花蓮縣府以菸酒管理法稽查認定為違法,現場查扣1箱紅糯米露falinono並帶走2瓶酒釀進行化驗。引發部落青年不滿salangiwngiw,認為政府片面以現代國家法令打壓部落的傳統釀酒飲食文化。
高喊Misanga' to ecaw、away ko raraw的口號表達縣府去脈絡化的突擊檢查,直接認定違法的過當執法手段。原來在3月16日,縣府稽查人員在未表明身分的情況下進行稽查,而在認定是販售私酒行為後突然出示證件,現場開單查封1箱紅糯米露並帶走2瓶酒釀進行化驗。工作人員感到錯愕的同時,也灰心地提到為何酒釀文化要遭受汙名?
(在地居民 Rongac 阿美族:
finawlan
Rongac Amis
其實我們今年是有要,從酒麴的植物來找回(傳統釀酒文化),但政府這樣打壓也是會有一點膽怯)
(在地居民 Lo'oh 阿美族:
finawlan
Lo'oh Amis
他就說他要拿這些酒回去化驗,如果有酒精濃度的話,就可能要開罰我們這家店,他後來才出示他的證件,不是一開始進來就出示他的證件,有恐懼到,因為我們也是第一次遇到這件事情)
負責人蕭明山強調,部落產製的酒釀絕對不含違法化學成分,而且設立酒廠資金龐大,部落協會根本無法應付,對於縣府只從飲食衛生與商品規範的稽查手段感到遺憾,希望政府提出解套方式。
(太巴塱紅糯米生活館負責人 Kaniw‧Ipay (蕭明山) 阿美族:
citodongay no pisatiyamay
Kaniw‧Ipay Amis
剛剛一直提到,生活 傳承 文化,難道我們在這樣的,一個過程裡面,我們生活有罪嗎,怎麼樣讓我們原本,就在做的這件事情,變成現在法令的合法,我想這個應該是重點,我們要放在這裡)
而縣府回應,雖然部落有產製酒品自用習俗,但如果是公開販售就等於"非屬自用"行為,仍要受到"菸酒管理法"的約束。
(花蓮縣府財政處長 劉台文:
komoing
劉台文
我們的處理方法,就是先請他來處裡面說明,他這些酒,因為他有標價,現在就是問題是他有公開販售嘛,如果你沒有公開販售,就沒有這些問題)
縣府強調,2019年起依照"農民或原住民製酒管理辦法"及"農村酒莊輔導作業要點"開始輔導豐濱鄉的"稻味小酒莊"、"貓公酒莊"在案,但至今仍未完成設廠。族人也呼籲政府要尊重原民文化,儘快研擬酒釀販售的配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