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3
記者
udjuy 台東達仁

排灣valeng製程 學術單位藉影像紀錄保存技術

早期的食物不易保存,為了讓食物能延長保存期限,排灣族會製作valeng也就是醃生豬肉,不過經過時代的變遷,食物的保存也相對方便,這項技術逐漸被族人遺忘,東大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中心,特別安排valeng完整製作過程,透過影像紀錄將這項技術完整保存。

豬肉上抹上一層鹽巴,再將搗碎的芋頭粉平均塗抹在肉片上,切成一塊一塊後,放入玻璃容器密封,大約放置2周就可以食用,這是排灣族傳統valeng(醃生豬肉)的製作過程。

早期食物不易保存,排灣族人會製作valeng(醃生豬肉),來延長保存期限,但經過時代的變遷,食物的保存相對容易,這項傳統技術卻逐漸凋零。

(傳統醃肉講師 陳三郎 排灣族:
我喜歡那個以前老人家的那個傳統技藝,或者是傳統的那個醃肉的之類的,要讓年輕人知道說,以前的生活多困苦多累,以前原來老人家都是這樣子保存這些食物。)

(土坂部落居民 尤芳琳 排灣族:
(你本身會做valeng(醃生豬肉)嗎?)不會,很可惜,這個一定要傳承下來我覺得。)

為了保存這項傳統技術,東大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中心,透過計畫《土地的話語》,將南迴地區排灣族群的傳統慣習,研究紀錄保存下來。

(東大人社中心專任助理 tjuku(張雯喬) 排灣族 vs.李昀融:
小米祭儀然後部落除喪、收穫祭、漁獵、集體狩獵、植物採集跟冬獵釀季,進入這個南迴,然後跟大家相處的過程中,其實我們也會聽到有很多年輕人,他們會想要,他們都會覺得這些文化學習是很重要的。)

東大表示透過影像紀錄排灣族一年中不斷循環的生活實踐,預計在5月21號將邀請各部落耆老、文化工作者等,展開對話論壇,從中省思並檢視過去和現在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