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大眾認識台灣多元的族群文化,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開辦原住民族文化系列服裝設計課程,除了研究調查,學生還親自到部落體驗部落文化,希望用作品呈現自己的感受,並反思自己跟土地間的關係。
皮草、皮革以及彩色珠子,實踐大學學生利用多重媒材,創作布農族神話相關服裝。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近來以原住民族元素為發想,舉辦《台灣原住民實驗服裝特展》,帶領學生了解各族神話故事、歷史背景跟生活環境後,再把靈感與服裝設計結合。
(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學生 陳雲薾:
我覺得就是,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世界,前置作業前面要查的資料可能會比較多,也發現滿多有趣的事,就是你會覺得說,以前的人怎麼有辦法想到這些(神話故事),然後非常有趣,我覺得就是,對我們的靈感想法也都會有幫助這樣。)
歷經大約10周的高壓學習,產出作品也令人驚豔!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老師表示,課程開辦五年來,不只學生在學習,老師同樣不斷精進。
(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技術級副教授 董雅卉:
可是同學當他在了解族群的時候,他會發現,除了他身上的服裝跟圖騰之外,他會了解到土地,他們跟土地之間的關係,那我覺得這就很有趣,所以你看不到任何的一個例如圖騰,或是直接寫上去那是什麼,但是他所感受出來的,大地,那個土地的力量,但最重要的事,這個計畫把同學帶回來到什麼,它帶回來到你認識自己的土地。)
實踐大學《台灣原住民實驗服裝特展》將展到5月17號,希望帶領更多人,藉由服裝,帶領大眾對各族群的想像,有新的感受與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