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emi ta tanku no koli ho keikaku 'e chumu no 'ima
在智利有不少地區長年乾旱,當地科學研究人員的解決辦法,是在高海拔地區製造人工冰河,把可能會流失的雪水,以冰河的方式二次凍結留在山區。等到春季這些人工冰河溶解往下流,就可以補充下游地區的民生或是灌溉用水。
在冰河幾乎融化的地區,矗立著一座冰塔。這是智利的研究人員在Nilus計畫中建造的人工冰河基地,借用喜馬拉雅山區居民養冰供水的方式,把高海拔地區的降水集中在人造建築物附近結凍,以利往後使用。
(Nilus Project主持人 Enrique Gellona
lemoyai tanku
大致說起來,我們並非創造新的水源,水本來就存在於大自然中自有循環,顯然水循環受到氣候變遷影響,才導致目前問題,我們在尋找方法,確實把水保存在山區久一點,也讓水流動到下游的聚落。)
在計畫中,來自高山冰河的融解水源流進冰塔,透過水管向外大範圍噴灑水霧,在氣溫夠低的條件下,水霧會再度凝固成冰,反覆操作後所形成的冰層高達40公尺,整座冰塔可提供200萬公升的儲水量,提供下游居民使用。
(Nilus Project工程師 Roberto Lara
lemoyai tanku
我們預計打造冰塔,1座等於200萬公升水量,50座冰塔就是1億公升,足以提供聚落中10萬人3個月生活用水,這是我們目前推算希望明(2022)年可以達標。)
目前Nilus計畫已經在智利中部山區放置一座實驗冰塔,未來將視情況進一步裝設,讓冰層逐漸加厚、互相連結,形成頗具規模的人工冰河,期待可以解決缺水問題,逐漸消失的冰河也能暫時恢復原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