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叫你去一個只能用族語溝通的雜貨店買東西,你會想嘗試嗎?原民會今天(28)到立法院針對族語推動情形報告,就有立委提出"商店說族語"的推動方案,引起關注。不過在族語教育部分,雖然這幾年來參與相關計畫的人數倍增,但立委還是點出師資不足的問題。
(原民會主委 Icyang‧Parod (夷將‧拔路兒) 阿美族:
原民會自102年度起,接續推動族語保母獎助計畫,跟沉浸式族語教學幼兒園計畫,這5年來參與幼兒及預算,皆倍數成長 )
原民會28號到立法院內政委員會,針對族語推動狀況進行業務報告。從一出生到孩童就學,原民會統計資料顯示,今年參與族語保母計畫的保母及幼兒,分別成長8倍跟5.4倍。而當孩子上了幼兒園,今年共有73所、80班沉浸式幼兒園分布各地,都在逐步成長中。 但立委鄭天財拿出全國原民幼童人數一比,幼兒參與族語保母,及沉浸式幼兒園各約5%,認為比例還是太低了。
(原民會副主委 Afas Falah (林碧霞) 阿美族 vs. 國民黨立法委員 Sra Kacaw (鄭天財) 阿美族 :
這比例很低吧對不對,比例很低,我們可以用人口比例來談,但我覺得應該進一步來看,他(幼童)的分布地區在哪裡,那我們可以來加強,我們知道他的分布地區之後,他的師資如何加強,我覺得應該是這樣來看,對 )
原民會回應,參與比例仍會受到幼童分布影響,日後也會因地制宜研擬對策。不過並非每個族群都有沉浸式幼兒園資源,立委管碧玲點出,許多幼兒園申請轉為沉浸式族語幼兒園,失敗原因多為無法媒合適當的族語教保員。因此建議在制度上,是否能以"語言"為中心,讓更多懂得族語的族人,透過臨時、約聘或代理等制度,加入教保員行列。
(民進黨立法委員 管碧玲:
假設我是以語言為中心的話,我趕快我就可以媒合出,一個族語環境出來,你們在制度上允不允許這樣做 )
教育部表示會再研議方向。而不少立委認為要推動族語,家庭、部落也是營造族語環境的重點。立委張宏陸則把目光瞄準部落雜貨店,表示透過原民會補助,讓商店空間內使用族語對談。
(民進黨立法委員 張宏陸:
這個有一個好處,可以讓我們的有幼年,他從小就知道,他家裡人如果要叫他去買醬油,要他買鹽 他一定要會說,不然他買不到,那這樣的情況下,你還可以發展成觀光商店)
原民會主委聽了頻頻點頭,表示可試著找幾個據點嘗試。而盤點現有資源,原民會仍持續推動族語聚會所跟族語家庭,參與人數也都有1到2千多人,未來期盼透過多種管道,全面推動族語傳承使命。
